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2期

社论

信仰铸就辉煌 担当托起梦想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王岐山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 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王岐山在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上强调用担当诠释忠诚 释放失责必问强烈信号

王岐山会见柬埔寨国务大臣兼反腐败委员会主席翁仁典

学习体会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和要求

专题  纪念建党95周年

铁一般的纪律 铁一般的担当

理想擎起支柱 纪律凝聚力量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上海、嘉兴:掀开历史新篇章

井冈山:立起纪律的标尺

武汉:夯下党内监督的组织基础

延安:形成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西柏坡:始终保持赶考的劲头

天津:严惩腐败得民心

永远的丰碑

永远的丰碑 

何叔衡:弄清女儿没出卖组织再营救

林伯渠:去与留组织决定了就是纪律,要执行

刘伯坚:宁死不屈保守党的秘密

红军工兵连:执行纪律是起码的觉悟

红军炊事班长:雪山上的最后一次党费

信仰引领征程 担当诠释忠诚

资料链接

党的纪律建设若干大事

学有所悟

让“五条体会”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半月杂谈

信,还是不信

燕阁观察

从部分数据和案例看中央前九轮巡视

用问责压实管党治党的担子

清风时评

“合格”不能满足于“守底线”

领导干部“弃实就虚”为哪般

从“交通违法抄告纪委”中读出的可喜变化

践行“四种形态”不能预设分布图

锐评

一组

纪律建设

公私分明,党性修养的基本功

我们是如何解决纪委委员履职不力问题的

对抗组织审查:错上加错违反政治纪律

释疑答问

如何认定处理“对抗组织审查行为”

“四风”监督哨

公款旅游顶风违纪 体恤下属不是借口

私人消费公款报 无视纪律被“摘帽”

文化传承

习近平用典摘读: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听与观”小议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跋涉”:路在脚下,开拓创新

历史回放

方志敏的清贫家风

清风文萃

我为什么放弃基督教加入共产党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牛冠恒
首页
1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古人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2014年1月14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

  【释义】从政者有私心就会亡国,有公心就会兴邦,国家兴亡关键在于持公心还是私心。

  【阐释】

  东汉名臣苏章任冀州刺史时,曾奉命查处其下属清河太守的腐败问题。清河太守与苏章曾是故交,便设宴相请。席间二人畅叙旧情,相谈甚欢,清河太守竟得意地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别人只有一个保护伞,我有两个,言外之意苏章是他的保护伞。苏章却称:“今日我与你叙旧,是私人关系;明日我公堂办案,要依法公办。”果然,第二日在公堂之上,苏章将清河太守依律治罪。

  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政在去私”。对于为政者而言,一个基本的品质就是“去私心,行公义”。只有持公秉正、公私分明,才能刚正不阿、挺然直立,才能“俯仰无愧天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心培德祛己私,无私从来就与大德同义。尤其在举荐人才时,德性高尚的为政者出于为公的考虑,不徇私心,就会匡扶社稷,保境安民,于国于民都是幸事;反之,若出于私心考虑,就会让奸臣当道,蠹虫横行,荼毒百姓,祸国殃民。这方面,春秋时期就有祁奚举贤的故事。

  祁奚,字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晋平公在位时,南阳曾经缺一个县令,于是晋平公就问祁黄羊:“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平公听了很惊讶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会推荐你的仇人呢?祁黄羊答:君上问我的是谁适合任南阳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最后,晋平公派解狐出任南阳县令,解狐果然非常称职。没过多久,朝廷需要增加一位军中尉,于是晋平公又请祁黄羊推荐,祁黄羊这次举荐他的儿子祁午。晋平公不禁问道:你怎么能推荐自己的儿子呢?祁黄羊回答说:君上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并没有问谁是臣的儿子。于是,晋平公又派祁午担任军中尉一职,祁午也干得相当称职。孔子知道祁黄羊的事情后,大为感慨,并用“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高度赞扬祁黄羊的公正荐才。

  正如宋代思想家程颐所言:“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人皆有私心,对于普通人而言,有点私心并不为过。但是对于为官从政者,公平施政才能积贤为道,进而影响百姓守公正、循法度。反之,如果每个官员施政时都徇私偏袒,则天下无公矣。

  那么,如何做到有公心而无私心?宋明理学家给出了一个答案:洗心。

  在宋明理学家看来,人心可以分为道心和私心,道心是“人心之得其正者”,也就是公心,又叫天理,私心也就是私欲。若人的公心受到私欲蒙蔽,就会天理不明,洗心就是要人们去除私欲,彰明天理,即“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需要指出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对象主要针对官员及想要从政的读书人,它强调的是官员处理公事时,做到公私分明,不因私废公。

  《韩非子·饰邪》有言:“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无论是对于从政者而言,还是对于执政党来说,公私分明都是治国理政的一条铁律。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夙夜在公,谋求的既不是一党的特殊利益,也不是个别党员干部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才赢得拥护和支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四种考验”面前,更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公利。立党为公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从每一个党员做起,人人秉公兴公,全党秉公兴公,实现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