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的一天,一位大爷满脸笑容地走进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监委第三派出监察员办公室,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同志,还记得俺吗?俺的失地保险已经领了好几个月了,今天是专门来感谢你们的。”
这位大爷姓顾,一年前他也来过,那时的他还在为养老发愁。第三派出监察员办公室主任曹惠芬清晰地记得当时他来反映问题的情景:“俺想跟你们反映个情况,听说邻村的拆迁户都办了保险,为什么俺们村的没有,是不是被村干部吞了?”顾大爷又急又气。
详细询问了解情况后,曹惠芬得知顾大爷是新区街道驿城村人,以前被征地的时候只一次性补偿了17000元,没有给办保险,不能月月领保险金。
顾大爷反映的问题不是个案。江苏省委巡视和落实“六保”任务专项巡察发现,徐州部分被征地农民仍未实现社保应保尽保,群众反映较为强烈。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要求,徐州市委市政府迅速作出部署,立即进行整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深入调研摸排、联合督办,督促地方和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贾汪区纪检监察干部实地了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 缪甜甜/摄
市纪委监委一方面督促市被征地农民社保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13年以来全市23.87万亩被征收土地涉及应参保人员及所需资金进行梳理和测算,研究出台整改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和整改时限;另一方面会同自然资源、人社、财政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地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改较慢的上门督导,对完成整改任务的地区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工作抓得深、治得透、效果好。
铜山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出监察员办公室作用,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后一米”。区监委派出监察员办公室会同镇(街道)成立督查组,围绕被征地农民保险的政策宣传、办理条件、审批流程、工作落实等方面,对全区被征地农民参保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最终推动将33112名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险范围,前文提到的顾大爷就在其中。
“大婶,我们是纪委的工作人员,今天来找您了解一下你们家失地保险的办理情况。”近日,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纪委工作人员对北望村被征地农民参保情况进行回访。“现在俺们有保险了,每月能领钱,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大婶拉着走访干部的手握了又握。
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统筹衔接、协同协调,着力从根本上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在推动政策及时落地的同时,徐州纪检监察机关探索运用大数据比对技术,严查公职人员和村组干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利益输送、欺诈骗保等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形成有力震慑;充分发挥反面案例警示作用,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剖析,找出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人社部门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录入,实行常态化监管。
截至目前,全市被征地农民应参保24.8万人(含新批项目),现已全部落实到位;累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123.4亿元,新批项目资金到位率100%;发放养老补助金4.2亿元,惠及8.5万名60岁以上失地老人。
“土地就是农民的根儿。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持续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让农民兄弟失地不失利、长远生计有保障。”徐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李文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