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01期

社论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勇于自我革命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新时代 新指南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着力把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贯通融合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大处着眼细处着力强化政治监督

让“一把手”用权受监督干事打头阵

深化改革构建“一盘棋”监督格局

在监督融入治理上发准力见真章


图说纪事

能源保供三冬暖


特别关注

回眸2021 持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

一严到底——主基调不变 震慑力常在

持之以恒——永远在路上 常吹冲锋号

实事求是——守好生命线 激发正能量

系统施治——统筹一盘棋 奏响协奏曲


正风深一度

回眸2021 治“四风”树新风见闻录

没有烟酒茶也能办成事

从“群里看”到“实地走”

盯住“四卡一包一局”治“四风”

锲而不舍纠“四风”  


正风反腐在身边

回眸2021 我们的获得感

为学生减负也为家长松绑

医院领导上门退还住院费

盼了八年的路修好了

小企业走出“用工荒”

老上访村的新面貌

好作风温暖“星星的孩子”


书记说纪

回眸2021 纪委书记的履职故事

“查、改、治”并举催生新貌

用暖心找回初心唤醒公心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小新说纪

回眸2021 新法规带来的新变化


特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二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某区纪委监委环保问责简单泛化案

崔某骗领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案

沈某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案


一得之见

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永葆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胆魄

干部“不粘人”是一种可贵品质


广角

北京房山区 党建引领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福建漳州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检查

山东临清市  加大处置力度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安徽潜山市  紧盯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靶向监督

江西赣州南康区  抓好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测评


实招集萃

云南昭通市 点穴把脉促问题真解决

江西井冈山市 片区协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东乡县 大数据助推监督更有力


明德风苑

王大中 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核能事业


七七草杂谈

当官敛财必受其害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三个角度


评论

把假日“节点”作为作风“考点”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学习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任晓山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精辟阐述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关系,科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后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长期奋斗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丰富、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

1921年,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急存亡之时,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创造了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之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历史之问,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了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挽民族于危亡、扶大厦之将倾,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旧式农民起义,还是封建统治阶级试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的造就。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令人值得自豪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尤其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7月20日,暴雨如注,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党员干部迅速转移行动不便的群众。  滑世立/摄

 

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最终决定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党的旗帜上。中国近代以来,为了改变人民的悲惨命运,各种主义、方案都尝试过,但都被实践证明行不通;300个左右的政党、政治团体竞相涌现,但绝大多数不过是昙花一现。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反复、比较、探索,之所以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广大人民群众从瞿秋白“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执着,到李立三“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的宣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到长征途中红军女战士留下“半条被子”的温暖,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夏明翰“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的诀别信,到陈树湘“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断肠明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从李大钊“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的坚贞不屈,到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赤胆忠心,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为什么会被人民所拥护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就此作出了精辟阐述和高度概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人民的选择。一百年来,我们党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忘初心、坚守恒心,一以贯之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始终做到了与人民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与其他政党根本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还是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就是因为共产党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共产党放在心上,就是因为共产党让解放区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初心的回响声振寰宇、穿越时空。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从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苦干实干诠释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无论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事实证明,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正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拥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阔视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民立场、“日照大地、月映万川”的真理力量、“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实践伟力。在近代中国“山穷水尽诸路皆不通了”的最危急时刻,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其路漫漫、上下求索,这与19世纪的俄国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经历。列宁在1920年曾经说:“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大约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在空前野蛮和反动的沙皇制度的压迫之下,曾如饥如渴地寻求正确的革命理论,专心致志地、密切地注视着欧美在这方面的每一种‘最新成就’。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受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求之愈艰,行之愈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孕育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地开启。

中国共产党无愧于马克思主义的孕育。思想就是力量,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凝练,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正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者: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