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01期

社论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勇于自我革命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新时代 新指南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着力把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贯通融合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大处着眼细处着力强化政治监督

让“一把手”用权受监督干事打头阵

深化改革构建“一盘棋”监督格局

在监督融入治理上发准力见真章


图说纪事

能源保供三冬暖


特别关注

回眸2021 持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

一严到底——主基调不变 震慑力常在

持之以恒——永远在路上 常吹冲锋号

实事求是——守好生命线 激发正能量

系统施治——统筹一盘棋 奏响协奏曲


正风深一度

回眸2021 治“四风”树新风见闻录

没有烟酒茶也能办成事

从“群里看”到“实地走”

盯住“四卡一包一局”治“四风”

锲而不舍纠“四风”  


正风反腐在身边

回眸2021 我们的获得感

为学生减负也为家长松绑

医院领导上门退还住院费

盼了八年的路修好了

小企业走出“用工荒”

老上访村的新面貌

好作风温暖“星星的孩子”


书记说纪

回眸2021 纪委书记的履职故事

“查、改、治”并举催生新貌

用暖心找回初心唤醒公心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小新说纪

回眸2021 新法规带来的新变化


特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二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某区纪委监委环保问责简单泛化案

崔某骗领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案

沈某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案


一得之见

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永葆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胆魄

干部“不粘人”是一种可贵品质


广角

北京房山区 党建引领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福建漳州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检查

山东临清市  加大处置力度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安徽潜山市  紧盯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靶向监督

江西赣州南康区  抓好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测评


实招集萃

云南昭通市 点穴把脉促问题真解决

江西井冈山市 片区协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东乡县 大数据助推监督更有力


明德风苑

王大中 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核能事业


七七草杂谈

当官敛财必受其害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三个角度


评论

把假日“节点”作为作风“考点”



航拍伟大足迹·延安

——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的辉煌十三年

1

  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这13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大发展的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并确立在全党指导地位的时期,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期,在中国革命进程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七大会址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产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毛泽东致七大开幕词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七大会场

 

毛泽东等同志七大代表证

 

 

  瓦窑堡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陕甘宁边区政府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陕甘宁边区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示范区”和“试验田”。图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

 

  毛泽东同志在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等地的住处都是极普通的窑洞。然而,就在这些土窑洞里,在豆大的油灯下,在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围剿下,毛泽东同志先后写出了《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 (四卷本)的159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延安时期撰写的。

 

 

  杨家岭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和办公。

 

毛泽东同志撰写《论持久战》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著作

 

 

  枣园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

 

 

  王家坪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隔延河与城相望。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同志由枣园搬到王家坪居住。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边区政府根据革命形势发展和抗战的需要,先后在延安创办了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30余所干部学校。毛泽东同志担任中央党校校长,还亲自到抗大、鲁艺等学校授课。通过开展干部教育,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顺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得到卓有成效的贯彻执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延安不仅成为革命的中心、文化的中心,也成为干部教育和培养的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旧址

 

毛泽东同志给抗大二期学员作《论持久战》的报告

 

抗大旧址

 

鲁艺旧址

 

 

  南泥湾

  1941年初,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广大官兵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