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天空飘着小雨,海南省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项目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部署,自贸港建设持续提速。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海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嵌入自贸港建设全过程,以精准监督推动项目全流程廉洁风险防控,以常态化监督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海南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图为三亚市三亚湾风景。
统筹联动 实现项目全覆盖监督
3月15日,七届海南省委第九轮巡视进驻完毕,9个巡视组进驻20个省直单位党组织开展巡视,关注工程项目等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是本轮巡视重点之一。
针对该领域腐败频发的问题,海南省纪委全会连续两年对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工作作出部署。自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工作的意见》以来,海南整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力量,创新“业主单位+监管部门+监督部门”三位一体监督模式,防范化解廉洁风险,实现对全省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全过程监督。
“我委发现你单位存在项目推进、资金支付缓慢的问题,建议立行立改……”近日,乐东县纪委监委针对县房管局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自跟踪监督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专项检查和专项巡察,共发现问题138个,督促完成整改111个,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先后发出监督建议书、整改意见函、整改通知书38份。
“我们通过纪审联动,同步加强对审计报告、审计数据和审计结论的分析,先后发现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不规范等10个问题。”海南大学纪委负责人介绍,针对发现的问题,该校纪委在开展谈心谈话、督促完善制度机制的同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跟进监督,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据悉,海南省纪委监委还建立“1+N”跟踪监督制度体系,并以清单化方式列出265种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政治问题,切实防止“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截至目前,海南省本级和28个市县区同步开展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通过分级抓实现对全省7198个项目跟踪监督全覆盖。各责任单位共推动发现问题10200个、完成整改7218个,把项目廉洁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1049个序时滞后项目得到加快建设、1699个项目建设超过序时进度。
精准聚焦 全流程防控廉洁风险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保锋,临高县委原副书记、县政府原县长曹文……纵观海南省纪委监委连月来通报的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几乎都涉及工程腐败问题。
今年年初,海南省纪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规划调整、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其中,项目审批、规划调整、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环环相扣,几乎涵盖了各类项目从酝酿到落成的全过程,廉洁风险也暗藏其中。
“工程和土地领域腐败问题频发的背后,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单位该领域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项目业主单位廉洁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缺失。”海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之并存的是,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也没有压实,看似很多部门都在管,实际是少数部门在管,有些还管得不到位。
对此,该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各地党委、项目业主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以及行业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紧盯关键环节和易发多发的普遍性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近年来查办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对工程和土地领域廉洁风险点进行了全流程梳理,着力在提升监督精准性有效性上下功夫。
“总的来说,工程和土地领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项目问题突出;二是决策立项、招标投标、施工监理、验收支付等关键环节廉洁风险隐患大;三是以规避审批、违规审批敛财问题凸显。”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必须压实业主单位、监管部门、监督部门“三个责任”,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三个关键”,以常态化、精准化监督推动项目全流程廉洁风险防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海南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平台经调试改进,开始平稳运行。平台在项目招标投标、施工进程、工程监理、资金拨付、验收反馈等关键环节设置14个廉洁风险提示点,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并对日常监督工作落实情况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实时评分。此外,平台定期向各单位党委(党组)通报关键指标完成情况,进一步督促压实各方责任,真正实现日常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建章立制 着眼长远力求长效
3月26日,海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听取了省工程和土地领域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和监督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海南省关于禁止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的若干意见》《关于集中开展2021年度建设工程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要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痛定思痛的决心和打持久战的准备,抓好工程和土地领域突出问题清理整治。”会上,海南省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据悉,该省还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的记录、通报制度,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紧盯土地招拍挂、项目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等易出问题的环节,将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严防领导干部用权任性。
“从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情况来看,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影响力插手或干预工程项目问题较为普遍,且手段花样翻新,影响恶劣。”海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关键少数精准发力,跟进制度执行、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堵塞漏洞、指导修改完善。
为及时发现和有效防范领导干部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规插手工程项目问题,万宁市、海口市琼山区等地纪委监委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出台相关制度明确插手干预人和被插手干预人责任,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为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立起“防火墙”。琼海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为契机,进一步督促案发单位完善主体责任15个方面32项清单任务,坚持“一把手”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制度,规范“一把手”用权。
针对决策立项、招标投标、施工监理、验收支付等项目落实中廉洁风险隐患较大的关键环节,该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跟踪监督问效,全力确保制度不断完善和刚性执行。陵水县纪委监委督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评标活动相关联投标单位回避的规定》,定安县纪委监委督促监管部门从拟建招商、招标投标、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绩效评价等多环节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全方位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文昌市纪委监委研究制定了跟踪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起预防公共工程和土地领域腐败常态化机制。
“我们将继续抓好工程和土地领域跟踪监督工作,切实履行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贡献纪检监察力量。”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