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01期

社论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勇于自我革命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新时代 新指南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着力把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贯通融合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大处着眼细处着力强化政治监督

让“一把手”用权受监督干事打头阵

深化改革构建“一盘棋”监督格局

在监督融入治理上发准力见真章


图说纪事

能源保供三冬暖


特别关注

回眸2021 持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

一严到底——主基调不变 震慑力常在

持之以恒——永远在路上 常吹冲锋号

实事求是——守好生命线 激发正能量

系统施治——统筹一盘棋 奏响协奏曲


正风深一度

回眸2021 治“四风”树新风见闻录

没有烟酒茶也能办成事

从“群里看”到“实地走”

盯住“四卡一包一局”治“四风”

锲而不舍纠“四风”  


正风反腐在身边

回眸2021 我们的获得感

为学生减负也为家长松绑

医院领导上门退还住院费

盼了八年的路修好了

小企业走出“用工荒”

老上访村的新面貌

好作风温暖“星星的孩子”


书记说纪

回眸2021 纪委书记的履职故事

“查、改、治”并举催生新貌

用暖心找回初心唤醒公心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小新说纪

回眸2021 新法规带来的新变化


特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二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某区纪委监委环保问责简单泛化案

崔某骗领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案

沈某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案


一得之见

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永葆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胆魄

干部“不粘人”是一种可贵品质


广角

北京房山区 党建引领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福建漳州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检查

山东临清市  加大处置力度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安徽潜山市  紧盯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靶向监督

江西赣州南康区  抓好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测评


实招集萃

云南昭通市 点穴把脉促问题真解决

江西井冈山市 片区协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东乡县 大数据助推监督更有力


明德风苑

王大中 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核能事业


七七草杂谈

当官敛财必受其害


知行话题 形势任务谈

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三个角度


评论

把假日“节点”作为作风“考点”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在哪里
1

 

营商环境改善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改革实效,进一步提振企业投资发展信心,依然任重道远。在具体工作中,有哪些重点、难点问题,又该如何应对破解?我们邀请了遵义市相关部门同志共同探讨。

 

嘉宾:

刘承东  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秘书长

缪光宇  遵义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伟  遵义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黄文叙  遵义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博士

 

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营商环境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从解放思想抓起,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刘承东:我们组建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委营商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成立西南地区第一家营商环境建设局,专抓营商环境软硬件建设和监管工作。出台《遵义市优化营商环境28条》,针对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精准发力。2020年,我市克服新冠疫情、经济下行、洪涝灾情的“三重压力”,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6万户、注册资本127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8%和25.28%;新引进省外5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968个,总投资金额1589.57亿元。

缪光宇: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下设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345”热线服务中心,整合行政审批减环节、市场主体降成本、政务服务提效能等相关职能职责。我们立足创建“遵满意”政务服务品牌,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集成套餐服务”等系列便民措施。

  伟:为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我们不断加强监督工作。市纪委监委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督察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建立整治营商环境问题协作联动机制,明确16种问题线索移送和3种需要相互通报的情形。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负责全市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跟踪督促问题整改、问题线索办理和“一案一整改”等工作,并定期通报曝光相关典型案例。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四项监督”重点内容,通过力量联动、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等方式,提升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质效。

重视“硬件”更要重视“软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只有“硬件”与“软件”协调发展、同步进步,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凝聚出一个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缪光宇:为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在打造软环境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坚持有诉必应、有错必纠,对涉及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办结率达100%。定期开展“进企业”走访、“公共资源开放日”活动和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主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问题。深入开展“政府承诺不兑现”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长期拖欠工程款和征地拆迁款、招商政策承诺不兑现、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等问题,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赢得了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

  伟: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在“放”上,督促职能部门既做到能减则减、能快则快、能优则优,又确保权力放下去后地方能够承接下来;在“管”上,督促职能部门建立权责清单,加大对简政放权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管结合、收放自如;在“服”上,重点整治职能部门及相关干部在服务企业群众过程中存在的“玻璃门”“旋转门”“推拖绕”等问题,通过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黄文叙: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实现全市市场监管领域监管常态化。要推进地方立法保障,做好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立改废释工作。要营造透明招投标环境,杜绝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和限制外地企业参加本地招投标活动。要完善涉企政策机制,研究制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具体办法,适时开展由市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等主导,企业家参与的政策咨询活动和评估活动。

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

优化营商环境,先要优化干部作风这个“环境”。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坚守住“清”的底线,也要发挥好“亲”的作为,不断增强市场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勇于自我革命、甘于俯身服务,为企业发展做好全方位服务保障。

刘承东: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我们制定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方案,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在选拔任用时实行一票否决,对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出台营商环境建设问责办法、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办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予以通报曝光。今年,我市还将以开展营商环境比拼年工程为契机,在全市机关单位开展“群众最满意”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缪光宇:对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事项、流程、所需资料等内容进行规范和公开,明确责任单位、办理事项和办理时限,不仅方便群众办事,而且很大程度上预防了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发生。在政务大厅从事窗口工作的正式干部,每人每月还增发500元补助,临聘人员全面落实“五险一金”等待遇。对政务服务大厅文明环境、文明用语、文明形象、热情服务、作风建设等常态化开展暗访,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暗访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伟:一方面,针对一些单位个别干部“慵懒散漫玩浮”作风,遵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破坏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追责。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加大处置诬告陷害和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力度,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进清廉建设,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