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纪律既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干事创业的“鼓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党的事业持续健康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坚定决心,也为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科学的理论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同时也要看到,担当作为和遵规守纪从来就不是“单选题”,党员干部必须在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才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要站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刻认识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的内在统一关系,不断探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紧紧围绕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履职尽责,着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良好环境。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通过深入开展咬耳扯袖、容错纠错、澄清查诬、回访教育等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管是基础和前提。必须把严的标准树立起来、把严的纪律执行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切实养成纪律自觉,将铁的纪律转化为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要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确保第一种形态真正用起来、实起来、硬起来,综合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予以诫勉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生命线,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等,既体现全面从严的力度,又彰显组织关怀的温度,真正体现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
鼓励担当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对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要进行综合研判,把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等区分开来,把工作失误与个人腐败、缺乏经验与明知故犯、出于公心与以权谋私区分开来,结合干部一贯表现、认识态度、改正情况等因素准确认定。要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宽严相济、容纠并举,既避免混淆问题性质、拿容错当“保护伞”,又确保真容错、敢容错,让干部在纪律上“管得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得开手脚”。要树立鲜明监督执纪执法正导向,真正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 更好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纪严则清正,清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用严肃、负责、慎重的态度处理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实现严管而不管死、厚爱而不溺爱。要聚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精准规范追责问责,督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让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引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砥砺作风、淬炼担当品格,做到廉而有为、勤勉敬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师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