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治理作出部署。实践中,重庆市南川区纪委监委坚决惩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加大查处力度,擦亮不敢腐的震慑之剑。聚焦监督重点,严肃查处村(社区)“一把手”贪占挪用、虚报套取、优亲厚友等问题,严肃查处招投标、工程建设、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等环节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用好联动协同监督机制,既一严到底纠治“三资”管理领域的“四风”问题,又严查不正之风引发的腐败问题。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信、访、网、电”各举报渠道的作用,在廉情驿站张贴举报二维码,实行“码上监督”;梳理近年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信访审计等发现的“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对账销号。
完善治理机制,扎紧不能腐的制度之笼。整合监督力量,统筹用好“室组地”联动等工作机制,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公安等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协作配合。建立大数据监管平台,及时更新村(社区)资金项目、固定资产等内容,对变动数据动态监控、重要事项重点监控,推动“三资”管理全过程可透视监督、可追溯问责。完善阳光晒权机制,督促村级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公开栏目定期公开村(社区)集体“三资”使用明细和资金状况等内容;绘制“三重一大”事项权力运行流程图,加强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招投标等事项监管,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深化教育引导,筑牢不想腐的思想之堤。注重“点对点”教育,选取身边案、典型案制作警示专题片、编发忏悔警示录,采取组织旁听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戒、警钟长鸣。注重“心贴心”谈话,将“三资”管理纳入党校培训重点内容,同时做到集体谈话与个别谈话相结合,适时进行“家庭式”廉政谈话,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注重“面对面”帮扶,将“三资”公开公平公正管理作为打造“清廉村居”标杆单位的重要内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强化以案促改促治,真正做到惠民有感。(重庆市南川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陈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