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19期

社论

持之以恒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赵乐际对白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赵乐际对老挝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受习近平委托赵乐际在河内吊唁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

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工作意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整治四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

理论纵横

坚持改革创新 高质量推进巡视工作

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严管厚爱结合 实施精准监督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做好纪检监察细活

专稿  9·30烈士纪念日

烈士纪念日:听纪念碑述说的故事

专题 把监督挺在前面

强化监督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方向

● 实践 ●

山东:把“两个维护”贯穿到监督工作中

广东: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云南:用好第一种形态,让监督见诸日常

浙江: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 特写 ●

邢台:监委主任的“一天”

成都:让谈话函询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太原:监察建议书也是监督利器

● 感悟 ●

严实细深并举 强化政治监督

聚焦监督职责 严防泛化虚化

让监督“长牙”“带电”

监督当为民解忧

以改革行动纪念改革开放40年

以改革创新熔铸“王者之剑”

短评:改革擦亮巡视利剑

安徽:创新举措落细落实政治巡视要求

山西:市县巡察统筹释放联动效应

萍乡:以“账”促改巩固巡察成果

燕阁观察

五个关键词

警惕侵害群众利益的几种新表现

清风时评

守好后半生,不负前半生

别让“年轻的资本”血本无归

让行贿者付出贿不起的代价

党员干部须戒假

一得之见

一组

实践探索

陕西: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福州: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精准监督维护群众利益

法规图解 

党纪处分条例为清廉过节划出的纪律红线 

“实证”监察法

● 解读 ●

如何正确处置监察对象问题线索

● 实务 ●

运用监察建议做好案件调查“后半篇文章”

对标审判要求 实现法法无缝衔接

书记说纪

查办基层案件更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

“廉政诊所”治小病防大病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地方简讯

关键词解

纪念中央纪委恢复重建40周年 

刘丽英:我追求正义的愿望在中央纪委实现

名家荐书

张颐武:有趣有理有用的五本好书

烈士纪念日:听纪念碑述说的故事
本刊记者 滕抒 窦克林 宋梁缘
首页
1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共和国69岁华诞之际,我们迎来第五个烈士纪念日。

  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记忆里,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69年前,那是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一个重要决议,为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建立纪念碑,永志不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新中国诞生的革命英烈。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铲下第一锹土。此后,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耸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岁月如梭,中国进入新时代。2014年,9月30日被设定为烈士纪念日,意味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不移。今天,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感受着充盈于天地间的英雄浩然气,那纪念碑背后的一个个感人故事,让我们无法不用心倾听。

 

     1950年,南京人民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兴建了雨花台烈士陵园。1927年至1949年这22年中,约有近十万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雨花台被杀害。他们之中今天能够查到姓名的有1519位,绝大多数为无名烈士。图为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烈士丰碑,党和国家永志不忘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讲述了80年前红军壮士 “断肠明志”的故事,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故事主人翁是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1934年,红军长征进入湘江一带,国民党重兵压境,陈树湘率师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他带领余部进行最后的突围时,不幸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陈树湘腹部中弹,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在道县洪东庙被俘。在被押送途中,他誓死不屈,趁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悬于城门。深夜,道县群众悄悄掩埋了他的遗体,英雄长眠潇水河畔。后来,人们在墓碑上记录了他“断肠明志”的悲壮故事。

  “历史不能忘记,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习近平饱含对人民英雄的深切崇敬,一次次走进烈士陵园。那一个个深深的鞠躬,那一次次深情的仰望,都在表达着对英烈的缅怀、对历史的敬重。

  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党和政府从来都不曾忘记,是他们,用鲜血染红党旗;是他们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是他们,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

  上世纪30年代初,我们党在江西瑞金创建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那时,我们党正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难时期,敌人的“围剿”“封锁”一刻未停。即便如此,临时中央政府仍克服困难、筹集经费,精心修建“红军烈士纪念塔”。烈士塔的每块石子,都记载着苏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瑞金沙洲坝的杨荣显老人,在敌人“围剿”最为激烈的时候,毅然将八个儿子都送去参加了红军,不幸的是,八个儿子无一生还,全部战死沙场。但英雄的名字永远在纪念塔上闪闪发光。

  在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也竭尽所能地为牺牲的将士修墓立碑,永为铭记。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山东军区某部等一边与日寇激战,一边在苏鲁交界的赣榆县马鞍山(后改为抗日山)修建烈士纪念塔。至今70多年过去了,塔上的石碑仍在静静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1943年3月17日拂晓,新四军官兵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县小沙东黄海海面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新四军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最终,三师参谋长彭雄等16人光荣殉国。牺牲3个多月后,他们的忠骨于烈士纪念塔建成当天,移葬至此。

  铭记英雄壮举,闪耀烈士英名的,还有我们的城市、乡镇、街道、公园。吉林有靖宇县、山西有左权县、黑龙江有尚志市、河北有黄骅市,长沙有开慧乡、吕梁有刘胡兰镇,哈尔滨有兆麟公园、一曼街……最为著名的靖宇县,就是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殉国地。 1940年,在部队东进途中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的情况下,他仍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顽强抗击,后被敌人包围,身重数弹,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将军壮举,感佩后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历时三年多在抗联活动中心通化市建起一座气势恢宏的靖宇陵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来花圈,表达对先烈的至高敬意。

  壮士已故,英灵长存。如今,那一座城,一个乡,一条街,犹如一座座巍峨耸立的纪念碑,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1958年2月23日,党中央在吉林省通化市为杨靖宇烈士举行万人公祭安葬仪式。享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元帅规格,新中国成立以来,享受此规格的革命先烈仅杨靖宇一人。

 

  寻找忠骨,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3年末,一个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两边的花岗岩墙壁上镌刻着到目前为止、经各方查找发现的846位当年牺牲于台湾的烈士英名。

  1949年前后,我军按照党中央统一祖国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由于叛徒出卖,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其中被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有1100余人。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抓捕,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视死如归,纪念广场碑刻上记载了钟浩东夫人蒋碧玉最后关头的镇定:“我们难逃一死,但是,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台湾流第一滴血,我们将光荣地死去!”

  拥有如此富有牺牲精神的英雄集体,是我们伟大的党的荣耀,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来自国家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个群体中,有名可考,被记载或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其余绝大多数属于无名烈士。

  众多的烈士,他们是否安眠?我们寻找英雄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歇,随着烈士纪念日全民公祭活动的开展,这脚步走得更急切、更坚定。

  在广西灌阳县新圩镇,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酒海井”,据当地村民相传和史料记载,井底极有可能埋藏着百余名红军战士的尸骨。根据考证,1934年11月下旬,数千名红军将士在湘江战役中投入灌阳新圩阻击战,伤亡惨烈。其间,在战地救护所里的百余名红军重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捆绑坠石投入酒海井中,全部壮烈牺牲。因为井大底深,井下地质结构复杂,勘探难度很大,发掘工作一直未能进行。

  2017年8月,当地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启动了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历时一个多月,发掘出20余例骸骨,据专家鉴定,其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5岁。9月24日,灌阳县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将酒海井首批发掘的红军烈士遗骸安葬到修葺一新的红军墓中,让葬身井下83年的红军烈士入土为安。

  随着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氛围的日渐浓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革命老区、红色遗址发起寻找英烈、修缮英烈墓地的活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央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从1940年起,晋绥军民在这里展开战斗百余场,先后有近2000名官兵光荣牺牲,他们的遗骸一直散落在3100平方公里的山间地头。“不遗漏一块烈士遗骨,不损坏一件烈士遗物”,2011年,吕梁军地共同修建了晋绥烈士陵园,至今,他们已经连续7年组织烈士遗骸收迁和集中安葬行动。多年来,军地工作组相继走访了兴县80多个村庄、数百位老人,在22个山岭,找到并迁葬了595具散葬烈士遗骨。

  还有一个数目庞大的烈士群体,一直成为党、国家和烈士亲人的牵挂。这就是60多年前,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用生命把祖国护卫在身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中,还有大批身在异国他乡。经中韩磋商,2014年3月28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来了第一批从韩国归来的437具志愿军烈士遗骸。这一天,他们的儿女举着父亲发黄的老照片,弟弟捧着哥哥寄回家的最后一封书信,侄子讲着大伯参军的故事;这一天,祖国和亲人等待了60多年……至今,已有5批共589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他们出发的地方。为了让回家的烈士们有一方安乐之所,沈阳加紧扩陵园、修广场、建英名墙、扩大纪念馆,迎接更多的英魂回家。

  一块块静默肃立的英雄墓碑,铭记着烈士对祖国的忠诚;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发掘保护故事,饱含着后人对英雄的崇敬。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4200多个,每年接待纪念烈士活动10万余次,群众瞻仰祭扫1.5亿多人次。

 

    2014年3月28日,载有437具中国志愿军遗骸的军车出现时,守候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志愿军后人康明流下了眼泪。

 

  祭慰英灵,多少人用一辈子守护

  那一座座墓碑高耸挺立,那一方方坟茔新土常掩。

  在烈士墓的背后,有多少守墓人在默默付出,几十年初心不改。他们把对烈士的敬仰之情化为一种信念,用一生守护不朽的丰碑。

  新疆叶城烈士陵园里有一位守墓英雄。他叫艾买尔·依提,是一位参加过中印边境自卫战的老兵。退伍回乡后他辞掉了组织安排的中学校长的工作,带着妻子和6个月大的儿子搬进了烈士陵园,开始了守墓生活,这一守就是43年。2017年,73岁的艾买尔·依提因心脏病去世,他就和自己守护了大半生的战友们埋在了一起,继续与他们作伴。为英雄守墓的老人,离开时也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他走的时候,各行各业的群众自发来到陵园为他送行。而他的儿子艾尼瓦尔今年48岁,与陵园同庚,至今还是住在陵园大门口的两间平房里。“看守烈士陵园是自己家族的使命。”艾尼瓦尔带着弟弟和儿子,沿着父亲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安徽省怀远县87岁的农民胡兆伦为34名无名烈士墓义务守墓六十余载,每逢春节他都会静静在这里坐上半天,陪伴未曾远去的英灵。

 

  翠柏成行,冬青凝绿。虽然革命英雄已逝,那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却将烈士们的精神代代相传。他们用奉献和坚守传播着革命火种,守望着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在第五个烈士纪念日里,我们铭记烈士遗志,也不会忘记:

  聂正远老人一家,埋葬在巴中市通江县瓦室镇啸口村的3000多名红军烈士是他们一生的牵挂。“他们是为了我们才牺牲的,我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这片土地。”自聂正远的父亲开始,祖孙四代义务守护忠骨长达80载。

  独臂老兵蔡恩坤,当听说马本斋司令的陵墓要修缮,他主动请缨,来做守墓人。“不能让英烈孤独”,他独臂往返在家和陵园的这条路上,33年的时间,风雨无阻。

  山东68岁老人郑沂家,为了让临沂茶山烈士陵园中的无名英烈碑上有名,他几乎花光所有积蓄,走遍全国20多个省份,跋涉10万公里,采访老八路、老红军2000多人,帮助86名烈士找到了名字。

  对越自卫反击战医护兵李彬,战场上九死一生的他,一心想为阵亡战友的父母尽孝道,22年来他不辞辛苦,照顾18位烈士战友父母,给老人送去精神慰藉,给他们当儿子。春节,他先去给烈士的爹娘拜年;清明节,他陪着“烈士爹妈”扫墓;他还带着烈士父母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为他们过寿,想方设法帮助老人住进新房子。老人们说:此生失去一个儿子,又得到一个儿子,再无遗憾了。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缅怀英烈、展望未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我们用行动告慰先烈,不负伟大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续奋斗、不懈奋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