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如何让调有用、研有效,关键在于要让调研过程吃进去的“百草”,能产出高质量、高营养的“好奶”。
现实中,有的干部把调研当成视察,不听民声而是作指示,不是进家门而是摇车门,不是动动手而是挥挥手,一看了之、一问不知,最后一走了之。这般调研,有其表而无其实,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值得注意的还有另一种现象,有些地方和单位的调研,前期准备和调研过程都还算到位,及时发现了问题也摸清了办法,但后续的调研成果转化却迟迟落不了地,或者狗尾续貂,造成调研“烂尾”,令人惋惜。毛泽东同志有过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而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可见,不但调研过程必须耐得住心性、下一番苦功,推动成果转化、实现问题的解决,同样需付出极大的辛劳和智慧。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要把握“方向”这个前提。调查研究不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的放矢方能调时有看点、研时有要点。磨刀不误砍柴工,调研之前,应当事先做好全面、深入的“预习”,针对调研的课题和内容,设定调研方式,划定调研区域,选定调研对象,力求全方位、多维度、广视角地掌握情况。调研过程中,要做到“身入”与“心至”,尤其是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要带着感情、怀着真心,打开群众的“话匣子”,解开群众的“心结子”,力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防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要抓住“速度”这个关键要素。调研结束后,往往是思想最为活跃,观点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期”。因此,从调研的“第一现场”回来以后,必须“第一时间”到办公室,对“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梳理汇总、深入研读。加快“速度”,方能把调研过程中新鲜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脑袋里”走进“现实中”,实现无缝对接、精准接轨,“想法”也才能变成“办法”,“思路”才能找到“出路”。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要紧盯“落实”这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在政策的制定上发足力、用实招。有针对性结合调研成果,制定一批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规章制度,把调研成果上升为刚性的制度规范和约束,最大限度地让调研成果成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决策部署的“落地”情况,对落地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等现象,及时进行修正、调整。在不断查缺补漏中,提升决策部署的精确性和精准度,真正让在调研之后作出的决策部署能够对标上级要求、对接市场需求、对应群众期盼。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还要用好“科技”这个“武器”。对于调研中收集到的大量原始数据和资料,依靠人工方式汇总分析可能会“力不从心”,结果就会事倍功半。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的“先天性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和研判,减少了工作量、解放了劳动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分析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最终的调研成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调而不研,是典型的“表面文章”;研而不调,玩的是“文字游戏”;真调真研,才会有解题“钥匙”。所以,带着“问题”去,拎着“答案”来,调查研究之风方能实现“新风一开,万木春来”。(江西 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