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9期

社论

坚持依纪依法强化纪委监委监督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监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等

● 评论 ● 自觉对标看齐 坚决深化落实

视点辑览

一组

理论纵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学习体会

用好“两把尺子” 充分履行监督职能

监督要注重在精准上发力

遵循管党治党规律,强化党内监督

学有所悟

以深化“三转”扛牢使命担当

专题 奏响监督强音 推进全面从严

奏响监督强音 推进全面从严

认识篇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强化监督开始的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

强化监督是保持高压态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导向鲜明,监督才能精准

纪委监委监督都要用好“四种形态”

纪律挺在前面最终也是监督挺在前面

实践篇

北京:以方式创新将强化监督落到实处

云南:建设举报平台 给监督安上“顺风耳”

新疆:活页夹虽小,监督作用大

徐州: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体悟篇

编者按

站在政治高度看监督

眼中既要有“树木”更要有“森林”

善治未病者方谓“上医”

我感觉到的监督工作难点

感受监督的力量

特别关注  盯住重要节点 严防“四风”反弹

盯住重要节点 严防“四风”反弹

述评作风建设不松劲 狠抓节点再加力

探索实践

加强检查、督查和通报曝光,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及时更新打法

“四风”监督哨

回家过节开公车 心存侥幸受处分

一得之见

一组

燕阁观察

透视特权思想的主要表现及深层次根源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屡屡出现为哪般

清风时评

破除阻碍深化改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强化监督,有力度才更有温度

监督不好干,干好看担当

最好的纪念,是让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

纪法讲堂  “实证”监察法

“实证”监察法

如何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理解监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卫士风采

敢言敢当赤子心

短评:要做党的忠诚卫士必有一颗赤子心

文史经纬

走进博物馆紫禁城里的《四库全书》

 
紫禁城里的《四库全书》
付壹强 张楠
首页
1

  盛世修书是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文化政策之一,汉有《史记》《汉书》,唐修八部正史,明编《永乐大典》。这都是在强盛的物质文明支撑之下才有的精神文明大发展。乾隆时期,是清王朝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正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史诗般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在古老而辉煌的紫禁城中应运而生。

  乾隆帝修《四库全书》

  乾隆帝知识广博,熟读儒家经典,通晓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生写就了大量的经说、序跋、诗赋等,并刊刻成了《乐善堂全集定本》三十卷、《日知荟说》四卷、《御制诗集》等。故宫博物院藏髹漆龙箱内藏有几乎乾隆皇帝一生的诗文,既有御笔稿(朱笔),也有大臣誊写稿(墨笔),经过初步整理仅康熙六十一年至乾隆三十四年,就有两万八千余页。

  文化修养很高的乾隆皇帝,对文治极其重视,即位之初就下诏搜访遗书,并下令儒臣校勘《十三经》等经典。乾隆三十七年,安徽学政朱筠借乾隆帝下诏征书之机,奏请开局校阅《永乐大典》,称该书虽然保存了大部分古书,但存在编辑体例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完整的古书被分割为几个部分,并请求批准从中选取被分割的古书重新编撰成完整的书,以方便阅读。朱筠的提议迎合了乾隆帝的心意,因为访书校书都是弘扬其文治的极佳手段。于是,乾隆帝不久就正式批准了大学士刘统勋等人议定的辑校《永乐大典》章程,并下令“将来办理成编时,著名《四库全书》”。随后,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等三人被任命为总纂官,并从翰林中选了数人组成了四库全书的编纂班子——四库馆。

  为保证《四库全书》的编撰,乾隆帝还曾专门下旨将征书与编撰结合起来,“择其醇备者付梓流传,余亦录存汇辑,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统按经史子集编订目录”。在乾隆帝的周密安排下,各地督抚大力访求图书,藏书家也踊跃进献,共征得一万三千五百零一种,成果极其显著。正如章学诚所言:“四库搜罗,典章大备,遗文秘册,有数百年博学通儒所未得见而今可借抄于馆阁者”。

  在乾隆帝的直接领导和督促下,第一部《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编撰并抄录完成。全书共收书3461种、79309卷、36381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贮藏于文渊阁。文渊阁位于紫禁城内,是一座皇家藏书楼,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由乾隆帝赐名并亲自作记,专门用来贮存《四库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是七部书中最先抄写完成,誊录、校勘、装潢也是最为精善的。

  坊间流传《四库全书》告竣之后纪晓岚自负地跟友人说,《四库全书》包罗万象,我已全部读完,天下尚有书可读?乾隆帝听闻后告诉他说第二天朝会的时候要考考他。纪晓岚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夫人问他为何?他将事情经过向夫人叙述一遍后说:“我虽已读完《四库全书》,但是难保不会有遗漏,明天上殿我若答不出来怎么办”。晚上睡觉时,他夫人突然问他老黄历你读过没有?纪晓岚大惊,还真没读过。于是他用了一晚上通读了“黄历”,第二天乾隆果然拿“黄历”考他,纪晓岚对答如流,乾隆大喜,称其为“天下第一才子”。

  文渊阁《四库全书》在紫禁城内平安地度过了130余年。清王朝灭亡后,安放在紫禁城文渊阁内的《四库全书》饱受磨难并过起了颠沛流离、书阁分家的生活。

  故宫博物院与文渊阁《四库全书》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溥仪宣布退位,根据当时与民国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这一段时间,溥仪伙同其近臣、兄弟等有预谋地盗窃宫内珍贵古籍善本、字画、珍宝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极大愤慨。贮藏在文渊阁的《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因为是“本朝”编纂不是所谓的“古籍善本”且部头太大,在溥仪等看来价值不大,得以幸免。

  根据1932年编写的《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概况》一书记载“文渊阁《四库全书》十九年十月,曾按照四库总目分部逐项检查至十一月方始竣事,昔年曾有残缺后由清内务府以文津阁本抄补者计经部1种、子部7种、集部1种,此外并无缺少。”可见当时《四库全书》保存之完好。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东北,平津震动,华北告急。为了使文物免受战火,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经过讨论并报政府同意,决定将文物精品迁往上海储藏。文渊阁四库全书共装了536箱,加上一些如武英殿聚珍版、抄本、满蒙文刻本等一共装运了1415箱,分五批运往了上海。1936年8月,南京朝天宫文物库房建成,运至上海的《四库全书》等文物又转运至南京新库房储存。仅仅半年后,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发动“七七事变”,接着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刚刚迁到南京的文物不得不再次避敌西迁。文物在西迁过程中惊险不断,但却没有大的损伤。根据刘北汜先生记载:1938年,文物西迁到贵阳,由于贵阳频遭空袭,1939年决定将这批文物迁到贵阳以西的安顺县,贮存于南门外的华严洞内。文物迁出不久,贵阳又遭空袭,当时存放文物的地方被敌机炸成了一片废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散储各地的文物陆续东归南京。这批文物在后方整整10年,故宫博物院前辈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终保文物没有大的损伤,堪称二战期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1948年9月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准备逃亡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随同故宫博物院的其他文物共1680箱被运到了台湾,存放在后来建成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中。从1933年避敌南迁至今,文渊阁《四库全书》书、阁分离已达85年整,尚无归期。我们期待着书阁能有团聚之日。

  影印《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入藏故宫

  《四库全书》首缮四部,分别放置于紫禁城的文渊阁、奉天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的文津阁,史称“内廷四阁全书”,专为御览。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的第四部,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原存于承德避暑山庄。1915年,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由内务部运抵北平,暂时藏于故宫文华殿;同年10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前清奏案,咨行内务部,将其拨归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次年夏天,将原来的书架交由京师图书馆,至此,计经、史、子、集四部共128架,6144函,36312册,由国家图书馆保管至今。相较其他六部《四库全书》,它是保存最为完整,并且是至今仍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历史文献价值。

  2016年8月9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一套以原大、原色、原样方式所再现的影印《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影印《四库全书》文津阁本从国家图书馆清点拍摄,至出版工作完成,历时十余年,可谓一项泽及当代的文化工程,既是对以前文物的抢救性整理,又有利于未来的传承。影印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由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负责收藏管理,由于文渊阁年久易损,目前该部书分别存放在文渊阁一层、建福宫、昭仁殿等三处。

  作者:付壹强 故宫图书馆馆员,张楠 故宫图书馆副馆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