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9期

社论

坚持依纪依法强化纪委监委监督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监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等

● 评论 ● 自觉对标看齐 坚决深化落实

视点辑览

一组

理论纵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学习体会

用好“两把尺子” 充分履行监督职能

监督要注重在精准上发力

遵循管党治党规律,强化党内监督

学有所悟

以深化“三转”扛牢使命担当

专题 奏响监督强音 推进全面从严

奏响监督强音 推进全面从严

认识篇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强化监督开始的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

强化监督是保持高压态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导向鲜明,监督才能精准

纪委监委监督都要用好“四种形态”

纪律挺在前面最终也是监督挺在前面

实践篇

北京:以方式创新将强化监督落到实处

云南:建设举报平台 给监督安上“顺风耳”

新疆:活页夹虽小,监督作用大

徐州: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体悟篇

编者按

站在政治高度看监督

眼中既要有“树木”更要有“森林”

善治未病者方谓“上医”

我感觉到的监督工作难点

感受监督的力量

特别关注  盯住重要节点 严防“四风”反弹

盯住重要节点 严防“四风”反弹

述评作风建设不松劲 狠抓节点再加力

探索实践

加强检查、督查和通报曝光,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及时更新打法

“四风”监督哨

回家过节开公车 心存侥幸受处分

一得之见

一组

燕阁观察

透视特权思想的主要表现及深层次根源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屡屡出现为哪般

清风时评

破除阻碍深化改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强化监督,有力度才更有温度

监督不好干,干好看担当

最好的纪念,是让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

纪法讲堂  “实证”监察法

“实证”监察法

如何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理解监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卫士风采

敢言敢当赤子心

短评:要做党的忠诚卫士必有一颗赤子心

文史经纬

走进博物馆紫禁城里的《四库全书》

 
作风建设不松劲 狠抓节点再加力
——五一、端午节点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检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力度
本刊记者 杨巨帅
首页
1

  进入4月下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密集推出一系列作风建设举措,极大地浓厚了中国特色监察体制形成后的第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正风肃纪氛围,有力保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推动纠正“四风”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

  正人必先正己 为正风肃纪积聚充沛正能量

  4月24日,一条题为“中央纪委印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班子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的消息见诸报端。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扎实举措。

  据报道,《实施办法》是在2013年1月印发的《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实际修订完善的,在重申有关要求的同时,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改进新闻报道、加强外事管理、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使作风“规矩”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的征程又一次从抓作风起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广东、山东、重庆等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多次针对作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

  看齐核心、对标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合署办公后不到一个月,就立起了监督、监察专责机关自身作风的“明规矩”,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担当和自律,为纪检监察机关正风肃纪增底气、硬腰杆。正人者必先正己,这是纪检监察机关深化作风建设的具体举措。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提高正风肃纪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持续推进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017年12月11日,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重要指示精神,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当前作风领域的突出问题、解决对策和整改举措等进行详细阐述。岁尾年初,中央纪委又发出通知要求确保2018年元旦春节风清气正,并随即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打响十九大后节点正风肃纪第一仗,使“永远在路上”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又一个“开门红”,让干部群众吃下了一颗“改进作风没有休止符”的“定心丸”。

  五一、端午节点前夕,颁布《实施办法》后,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并自觉遵守、认真践行,以自身的良好作风,督促推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

  公开亮明“打法” 摆出节点正风新阵势

  4月25日,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通过媒体对外发布五一、端午期间整治“四风”问题、净化节日风气的一系列举措。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这几乎是十八大以来该室在节点前夕公布的最具体详细的工作安排,凸显了十九大后纠正“四风”工作的创新力度加大、透明度持续提高。

  从公布的节点正风肃纪举措看,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两节期间继续推行节点紧盯“四风”问题值班、报告和督办制度,安排专人值守,对收到的“四风”问题线索及舆情直接督办。同时,提醒、督促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中央纪委各派驻纪检组及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纪委(纪检组)党风政风监督机构,盯紧盯住节日期间“四风”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作为。这是自十九大前夕该制度建立后,第三次在节点期间推行。基于2017年国庆、中秋及十九大期间,2018年元旦、春节节点的实践和成效,相信这一制度在这个节点将进一步发挥提高效率、压实责任的功效。

  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可以用“少数人”的错误教育警醒“大多数”,是狠抓节点的有力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每逢重要节点,通报曝光的频次都会明显提升。今年五一、端午前的4月25日,中央纪委通报曝光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纪委还将对一些通报曝光的典型问题作深度剖析,以帮助“大多数”了解“四风”问题的深层成因,更精准有效地防止重蹈覆辙。同时,中央纪委将督促各地各单位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党的十九大后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而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不论职务高低,原则上都要点名道姓通报或曝光。这样的传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连日来,天津、河北、海南、浙江宁波、广东广州等地纷纷以专题通报等形式,曝光了数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形成了有效震慑。

  基于今年元旦、春节开展督导、检查、调研的相关经验,两节期间该室继续开展这项工作,根据掌握的工作情况和问题线索选择几个地区或单位,适时组织若干督导调研组,采取随机察访、现场查看、突击检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和调研,及时释放信号、传导压力,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推动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保持行动的力度和效率。

  “群众反映问题越方便,‘四风’越无处可藏。”畅通举报渠道,加大问题线索督办力度,是节点正风肃纪的重要工作。五一、端午期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手机客户端及微信公众号开设两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专区,鼓励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四风”问题线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创新方式方法,不断采取新招数,发动群众参与,拓宽监督渠道,对节日期间的“四风”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办。比如,浙江杭州、山东青岛、河北秦皇岛、福建莆田等地都开通了“四风”随手拍,方便群众监督举报相关问题。

  加强宣传报道,为两节期间纠正“四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正风肃纪的有效做法。“这些举措释放了驰而不息纠‘四风’的强烈信号,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这样表示。

  针对问题曝光 坚持越往后执纪越严

  4月23日,中央纪委对外公布3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相关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处理人数、处分人数均已过万,其中查处问题数10090起、处理人数14141人、处分人数10255人,同比分别增长32.97%、28.12%、34.16%,充分体现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不变节奏。

  据了解,3月月报数据中的不少问题发生在今年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这既显示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更说明节日期间仍然是“四风”问题的易发多发期。五一、端午节点,重申作风纪律要求,针对“四风”尤其是“节日病”问题,敲响警钟、拉响警报,很有必要。

  月报发布2天后,中央纪委公开曝光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从曝光内容看,本次通报的7起问题涵盖了公款旅游、违规公款吃喝、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问题,其中有的还属于隐形变异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党员干部要反躬自省,清除这些问题隐患,纪检监察机关也要有的放矢,将之作为监督执纪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通报曝光中,既鲜明地点出了7个典型问题,又以前所未见的关爱口吻推心置腹地规劝党员干部,“公务接待安排高档菜肴、豪华套房、景点观光,体现的不是热情;逢年过节组织公款聚餐、滥发钱物,体现的不是关怀;借婚丧事宜给领导送礼金、开公车‘撑门面’,体现的不是情谊;碍于情面没有坚持原则、半推半就接受,体现的也不是尊重”。这充分反映出纪检监察机关的严管与厚爱,也说明监督执纪的出发点是防止大多数人出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报涉及的当事人中有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这些管理人员无论党员或非党员,都已被列为监察对象。这进一步提醒我们,随着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监督对象范围也随之大大扩展,手段、权限也大大拓展,更需切实担负起职责任务,把该管的人和事管到位,把能用的手段、权限用足,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没有“死角”,使其落地生根,推动节假日风清气正。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亮丽名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成为反映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的“晴雨表”“温度计”“风向标”,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守节点、寸土不让,连点成线、久久为功,让好作风贯穿全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