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8年第9期

社论

坚持依纪依法强化纪委监委监督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监督重要论述摘录

要闻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等

● 评论 ● 自觉对标看齐 坚决深化落实

视点辑览

一组

理论纵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学习体会

用好“两把尺子” 充分履行监督职能

监督要注重在精准上发力

遵循管党治党规律,强化党内监督

学有所悟

以深化“三转”扛牢使命担当

专题 奏响监督强音 推进全面从严

奏响监督强音 推进全面从严

认识篇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强化监督开始的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

强化监督是保持高压态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导向鲜明,监督才能精准

纪委监委监督都要用好“四种形态”

纪律挺在前面最终也是监督挺在前面

实践篇

北京:以方式创新将强化监督落到实处

云南:建设举报平台 给监督安上“顺风耳”

新疆:活页夹虽小,监督作用大

徐州: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体悟篇

编者按

站在政治高度看监督

眼中既要有“树木”更要有“森林”

善治未病者方谓“上医”

我感觉到的监督工作难点

感受监督的力量

特别关注  盯住重要节点 严防“四风”反弹

盯住重要节点 严防“四风”反弹

述评作风建设不松劲 狠抓节点再加力

探索实践

加强检查、督查和通报曝光,强化不敢、知止氛围

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及时更新打法

“四风”监督哨

回家过节开公车 心存侥幸受处分

一得之见

一组

燕阁观察

透视特权思想的主要表现及深层次根源

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屡屡出现为哪般

清风时评

破除阻碍深化改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强化监督,有力度才更有温度

监督不好干,干好看担当

最好的纪念,是让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

纪法讲堂  “实证”监察法

“实证”监察法

如何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理解监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卫士风采

敢言敢当赤子心

短评:要做党的忠诚卫士必有一颗赤子心

文史经纬

走进博物馆紫禁城里的《四库全书》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强化监督开始的
本刊记者 师长青 余哲西
首页
1

  新时代开启新的征程,新使命提出新的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新时期以强化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着力方向。

  这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回望过去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历程,全面从严治党正是由强化监督开始,在强化监督中坚持和深化,也唯以强化监督不断引向深入、实现标本兼治。

  八项规定树起监督的“尺子”,增强了全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这是很重要的规矩。”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到20天,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破题开局的第一步,也是强化监督的“先手棋”。从内容上看,八项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八项规定旗帜鲜明,盯住细节、抓住具体,为全党上下划出了红线,树立起一把刻度清晰的“尺子”,让监督有了明确具体的内容。

  八项规定只有600余字,却句句铿锵、力有千钧,在其后数年间逐渐成为党内不可逾越的“铁规”,与前所未有的严格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五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始终将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精心部署、常抓不懈;各级党组织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重要方面,强化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对“四风”问题紧盯不放、寸步不让,作为监督重要内容;各级纪检机关抓住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元旦贺卡、春节年货节礼等“小事”不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从将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不断拓展监督渠道,到通过明察暗访、运用大数据等增强监督力度,再到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渐成常态增强监督震慑效果,强有力的监督推动纠治“四风”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言出纪随、监督常在,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人“露头必被打”“伸手必被捉”。十八大五年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万余起、处理26万余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万余人。在无处不在、驰而不息的严格监督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化风成俗、落地生根。

  以八项规定为开端,五年里党中央先后出台或修订了90多部党内法规,从廉洁自律准则到纪律处分条例,从巡视条例到问责条例,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到党内监督条例,全党上下不断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让约束党员干部行为的“尺子”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清晰。不唯如此,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为肇始,动真碰硬的监督在党员干部思想深处打下了纪律规矩的深刻烙印,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逐渐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习惯,为全面从严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全覆盖”为监督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让监督的“尺子”更有威力

  严明的纪律,为监督提供了“尺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通过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让监督发挥实效,“尺子”才会更有威力,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把“全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巡视全覆盖和派驻全覆盖扫除了党内监督的盲区死角,为有力有效开展监督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如果说八项规定是撬动管党治党全局的开篇之作,那么巡视就是“动摇山岳”的开山之剑。十八大以来,中央12轮巡视覆盖277个地方、单位党组织,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5年里各省区市党委顺利完成8362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巡视,65个中央单位探索开展巡视,各地共对15.57万个党组织开展巡察,形成了全党上下巡视巡察一体化格局。

  派驻全覆盖擦亮了监督的“探头”,中央纪委共设置47家派驻机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派驻机构通过督促驻在部门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抓住“关键少数”,紧盯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着力加强对驻在部门本级机关和直属单位的监督,让监督离得更近、既有威又有力。

  奔着问题去,是监督的应有之义,强化监督正是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以巡视为例,十八大五年间,中央12轮巡视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余个;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超过60%的问题线索来自巡视;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辽宁拉票贿选案等都是由巡视揭露出来的;扶贫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中央国家机关“灯下黑”问题、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梗阻”问题都是由巡视首先发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管党治党宽松软”等深层次问题都先由巡视概括提出,巡视可谓发现问题的“尖兵”、纪律审查的“前哨”。

  剑指问题、找准靶心,以监督发现问题,带动精准施治。比如深入发现领导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推动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发现和揭示“四风”禁而不绝、隐形变异现象,有力促进解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选人用人特别是执行换届纪律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深入查找并推动解决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党内监督全覆盖以问题为导向,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让辨证施治有的放矢。

  强化监督,不仅为全面从严治党精准施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管党治党实践的每一步深化和发展,可以说都与强化监督密不可分——

  “打虎”无禁区、“拍蝇”零容忍、“猎狐”撒天网,反腐惩恶既不留盲区死角,又抓住重点关键,紧盯“三类重点人”,明确把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三种情况同时具备的作为重中之重,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严厉惩处与严格监督的有机结合下,反腐败步步深入,在治标与治本的辩证统一中,推动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压倒性胜利发展;

  从大量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深刻把握“破法必先破纪”的规律,党中央鲜明提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红脸出汗,将监督的关口前移,在越来越严的监督中将党纪的威严立了起来,管党治党实现了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的深化;

  抓住管党治党责任这个“牛鼻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将监督见诸日常,让监督更有锋芒、更加深入,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既拔“烂树”又治“病树”、护“森林”,逐步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了严紧硬;

  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党内监督条例,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明确要求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党内监督体系。2016年底,党中央作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党内监督拓展到国家监察,全覆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拓展。通过构建有力有效的监督监察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督范围,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由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全面从严治党从监督开始,也必然依靠监督持续走向深入

  重整行装再出发。十九大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号角,踏上新的征程,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需要强化监督。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离不开强化监督。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这就要求把“讲政治”贯穿到监督工作当中,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同样需要强化监督。无论是“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还是“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十九大报告这些表述的背后都蕴含着强化监督的要求,无论是“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还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也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作支撑。只有精准发现问题,才能精准有序有效惩治腐败。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选人用人等9个方面的腐败问题,为强化监督进一步指明了着力方向。

  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也要靠强化监督。加大巡视巡察、督察督办力度,畅通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问题扭住不放、寸步不让,对隐形变异问题瞪大眼睛,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只有监督有力,才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

  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都离不开监督,而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发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对强化监督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党内监督全覆盖到国家监察全覆盖,监督范围扩大、对象增加,纪检监察机关如何一体贯彻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将纪委监督与监委监督贯通起来,全方位强化监督,提高监督实效,也成为下一步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深化政治巡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十九大报告从监督举措、监督机制等方面对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此为遵循继续写好监督这篇大文章,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监督之路,从而为我们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破解党和国家自我监督这个世界性难题,“跳出历史周期律”写下最为有力的注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