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案件中怎样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法宝——
“同志式”谈话,让审查调查有温度
经河南省委研究决定,2018年7月,我们对某市原市委常委房某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两个多月时间里,审查调查组与房某进行90余次谈话,时时处处讲政治,始终以同志相称、以诚相待,坚持平等氛围到位、感情投入到位、生动说理到位、纪律教育到位,成功促使其实现由对抗侥幸到把问题全盘托出、感谢组织关心教育的转变。
做好审查调查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因事对症下药、教育挽救。跟房某首次谈话前,我们调取了有关材料,在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等了然于胸后,制定了详细的谈话方案。如房某在2001年的工作笔记中写道:“组织派我到这样一个大县担任县长,对我是多么信任,我一定认真工作,不辜负党和全县人民的期望。”从中可以看到,曾经的房某对党和人民怀有感情,后来才背离党的宗旨。我们认为,首要目标是帮助房某找回激情燃烧的岁月,打开心锁。在重温入党誓词过程中,他满脸通红,深感羞愧。一次谈话中,他讲到当初担任乡长时,一位老乡为了感谢他送了一小菜篮鸡蛋,但他坚决退还了。房某每次提到这些话题时,我们从不打断他,任其畅谈个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取得的业绩,耐心倾听他走向违纪违法的心路历程,用真诚化解其对抗心理,用关怀消除其抵触情绪。
因为对违纪违法行为的错误认识,许多审查调查对象初期会持对立、不合作态度,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纪法教育、说理疏导,促使其正确认识所作所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庭的伤害。我们与房某一起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以及监察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告知“留置后我们就开始对你重新画像,首先画的是你是否对党忠诚、是否相信组织、是否有向组织坦白的勇气。你现在可以不回答我们的问题,但要对照党的纪律规定反思自己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反复学习、沟通、教育,房某的党纪意识、法治意识逐渐被唤醒。与此同时,我们还以案说法,提供房某熟悉的某市原副市长李某等人的判决书,共同学习法庭如何采信证据、依据什么情节从宽处理、李某等人如何认罪悔罪等。通过启发式、互动式谈话,从实际案例中引导房某寻找从轻从宽的出路,并反复用“纪法、事实改变不了,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态度”等富有哲理的话语,使房某思想产生触动。
虽然心理已经有所松动,但房某思想防线不会轻易坍塌,加之被留置前他曾采取退钱串供、订立攻守同盟、转移赃款赃物等方式对抗组织调查,因此心存侥幸,只谈一些工作上的缺点、工作失误和偶尔收受礼金等问题,对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避而不谈,竭力试探我们的底牌,企图蒙混过关。对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能及时体现出一个好的态度,就会得到从宽处理;如果坚持走执迷不悟、一错再错的路,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在房某心思动摇之际,我们因势利导,告知组织调查违纪违法问题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遮掩自己的问题无济于事。最终,房某选择交代问题,我们就此打开了局面。
审查调查中,我们从小事入手,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使房某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有利基础。审查调查组同志看到房某的短袖内衣不够,就主动为其购买;看到其头发过长,就为其申请理发;在他生日当天,除了准备生日蛋糕,还精心准备了一张全家福照片,让房某泪流满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让房某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后续谈话中,我们引导他联想到父母的期望、党的培养、人民的重托、家庭的温暖,唤起他的初心和违纪违法的悔过心理。
通过一系列教育引导,房某发自肺腑地说:“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对于一个犯了严重错误、处于留置环境的被审查对象来说,心理上感到了极大的慰藉,感情上得到极大的温暖。想不到自己作为犯了错误的人,组织上还没有放弃、抛弃,还这样关心我。”同志式、帮助式的审查调查,使房某向组织彻底敞开了心扉,如实交代了许多组织尚不掌握的情况。立案50天后,我们请审理提前介入,“第一时间体现态度、第一时间交代问题、第一时间结束调查”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作者:河南省纪委监委第十五审查调查室副主任 任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