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苏州作为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深邃,特别是独特的园林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构成了苏州别样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纽带。2018年夏,我到苏州任职,白天忙于公务,夜晚常在老城区里走一走,也是在那段时间,邂逅了况公祠。这是一座明清时代的苏式风格古建筑,祠堂虽辟出部分作为文化活动中心对外开放,但由于公司承租商用,常年处于失修状态。祠内杂草丛生、藤蔓塞路,石刻埋没于碎渣烂瓦之间,墙面脱落,门窗残旧,破败不堪。
关于况锺,我是了解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以况锺为原型的剧目《十五贯》,为传统昆剧带来了春天,剧中那位“为民请命,顾不得拼却乌纱帽”的清官况锺,与包拯、海瑞齐名,被民间誉为“三大青天”。进一步查阅《明史》、明清传奇等书籍资料后,对况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况锺37年从政生涯,治苏十三载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改变了自洪武开国六十余年间,苏州知府“无一人能满任”的局面,更是留下了“三离三留”的青史佳话。纵观况公一生,刚正卓特、勤于政事、两袖清风,其清操纤尘不染,其固守千夫莫回,深受百姓爱戴,无愧青天之誉。
为更真切地感受况锺,2019年夏我专程赶赴江西靖安,在高湖镇西头村况锺故里追根溯源,参观况锺纪念苑,与况锺后人交流。靖安民风淳朴、青山绿水,正是这一方水土的孕育,培养了况锺这样一位杰出的从政者。况锺故里的上马石犹在,他“为政以德”的精神却早已走出靖安大山,福泽一方,滋养后世。
文化的生生不息,根植于一代又一代的探索创新。明正统年间,况锺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时1府7县建祠纪念。目前所见的这座况公祠,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由当时的苏州知府额腾伊主持修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苏州知府桂超万再度修缮,陈裴之专作了一篇《大清改建明苏州府知府况公祠碑》,记述了这项工程的始末。随后100多年间,况公祠历经战乱与岁月的洗礼,多次被修缮重建。
况公祠不仅是历史遗存,也是精神财富,承载了后世对先贤的推崇与传承。况公祠具有历久弥坚的思想基础,蕴含的“为政以德”精神内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的重要论述精神,是打造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的好载体。这一想法,引起同事的共鸣,并得到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改造过程中,我跟工作人员反复研究,围绕古建筑保护,在保留祠堂原貌的同时,充分运用园林创作原理精心设计,无论是一厅一堂的布置、一池一园的构思,还是一砖一石的铺设,都极具古典园林艺术与现代展陈技术的融合美,既体现“繁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展陈层次感,又追求“大道至简、简而至味”的心理代入感。针对况锺精神传承,以“为政以德”精神为主线,纵向上着眼于人物发展的时间脉络,横向上挖掘人物的空间影响,全景再现况锺的“工作圈”“朋友圈”“生活圈”,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况锺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个月的况公祠改造历程,犹如与况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修葺一新的况公祠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样式,更是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荟萃了文学、历史、哲学以及园艺工事等。走在修葺一新的况公祠里,仿佛感觉到,一个个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立起来了,一件件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了,况锺“风声义烈、坚姿劲格”的品德迎面扑来,况锺治苏的场景似在眼前,给人以无尽的启发和感悟。(作者: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