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典雅 美不胜收
——喜读《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
乐其
古人云:文无定法,行云流水。今年“七一”期间,媒体集中发表了《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用文言文为100位优秀共产党员作传,可谓立意高远、古朴典雅。读之让人耳目一新,久久徜徉于美的画卷之中。
百篇小传美在何处?美在有情。散文家梁衡曾说,凡写文章,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他特别强调,“写作就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喷发”,为文第一要激动、感动,笔下方才有真情流露。小传的作者应为这些优秀共产党人的不朽业绩和崇高品质所感动,篇篇写得传情传神。如写叶欣:“世纪癸未,非典肆虐。南粤首当其冲,其临危不惧,义如勇士,一心赴救,竟至罹难。呜呼悲夫!”写任长霞:“上任之初,即除渎选贤,警风大正……年四十,因罹车祸而殉职。百姓痛焉……唯告永伤。”这些描写充满真情,亲切感人,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哀之英年早逝,叹之精神永存。
美在有势。“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下棋如此,写文章也同理,善写者谋势,不善写者谋子。人们常说,某篇文章有分量、有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道理就在这里。展读百篇小传,无论是写平凡岗位铸丰碑,还是写危急关头挽狂澜,都是气势如虹。“酷热严寒,经二十余载春秋,月以廿八日奔波;危崖急水,历六十万里艰险,岁投万千封邮件。岂顾个人利益之得失,唯以乡亲所需而奉献。”这是对王顺友的赞美。“朝鲜战事起,入朝作战,奉命率兵扼守小高岭。敌势盛,炮火如暴雨,继以劲卒冲锋。八战八却之,至弹竭粮绝,其独擎炸药包迎敌,玉石俱焚。人在阵地在,共产党人之忠勇,诚可惊天地泣鬼神矣!”这是对杨根思的讴歌。这些描述,见人见事,见情见景,体现了一种大气,一种张力,把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展现得栩栩如生。
美在有魂。文章立得住,有分量,就要有独到的见解、深邃的思想。这就是文章的“魂”。有了这个魂,就能折射出思辨之光、哲理之光、智慧之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百篇人物小传中,这类充满哲理和穿透力的语言不胜枚举。“党员之品格,寂寞足以炼其诚;楷模之荣光,困苦难以动其念。”“良知鞭策,党性崇高;尽忠事业,旗帜永飘。”“盖人无贵贱,事无高下,世易时移,唯其热忱报国之心,共度时艰之志,长将以励后人也。”“大爱情怀,缘淡泊于俗利;党员楷模,惜摧折于英年。”这些文字经反复打磨,使理性得以升华,其“魂”跃然纸上,既揭示了英模人物光彩照人的内心世界,又是小传的点睛之笔。
一般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已属上乘。百篇人物小传的作者却不以神似为满足,而是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即以至妙至简之笔,叙事则跌宕起伏,状物则形神兼备,论理则点石成金,从而挖掘和提炼出人物身上最为可贵的东西,那就是人格的魅力、精神的魅力。他们是时代楷模、国之栋梁、人民功臣,其业绩耸入山岳,其精神浩如江河。他们感动着我们,启示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愿我们与他们同行,像他们那样忘我奋斗、无私奉献,创造出彩的人生,“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