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4年第24期

社论

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改革举措

双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会见泰国前国会副主席兼上议院议长提拉德率领的泰国改革大会代表团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将周永康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特稿

加强派驻机构建设 提升派驻监督效能

专题

让派驻监督更好发挥作用

时评

八项规定引领社会风尚

无勤政也难以廉政

“好心办坏事”当反思什么

理论

大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

大家谈

把从严治党具体认真地落实到位

谋篇布局多点突破腐败案件

依规管党要求严格执纪执法

调研

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反对腐败

经验

打响治理小官贪腐攻坚战

反腐不护短 正人先正己

收紧五指再发力

 

迎“大考”群众打分网民评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弹好辩证协奏曲

凝神聚力打击腐败

风纪

铲除“小官巨腐”必须严管严惩

执纪

地方政协领导成员中的公务员政纪处分程序研析

监督

问题挖得越来越深

震慑作用越来越大

做好国企巡视查阅资料工作

紧盯一把手五项重点权力

严防利用信息科技实施腐败行为

聚焦主业强化派驻监督

问责

应当追究党委主体责任的情形及方式

警示

欲望尽头是毁灭

亲情面前切莫失去原则

天下

环球同此凉热

新风

总得有个追求

餐桌上的规矩

微故事两则

文苑

在法治的星空下

坚守底线

古朴典雅 美不胜收

为官“重名”又何妨

权不压法

总得有个追求
王蒙
首页
1

  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去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有的人毕其一生,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很不成功,该人虽然连声咒骂爱情是骗人的鬼话,但仍然表现了他或她对于爱情的价值的体认与重视。之所以咒骂爱情,无非是由于他或她碰到的非其所爱罢了。

  有的人一辈子献身某种事业,特别是为人类求解放、求幸福,为国为民的事业,他们的一生也是充实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有了目标,有了准绳,有了意义,价值上确定而且充实的人,他们的一生也会是方向确定与内容充实的。

  古今中外,有许多文人骚客,悲叹、揭穿,直至诅咒人生的消极面,他们痛心疾首于世界的悲惨,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幸福和公正的渴求;他们描写背叛、阴谋、虚伪和无耻,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忠实、光明、真诚和尊严的向往;他们揭开某些人生的虚空、无聊、苍白和黯淡,正说明了他们对于充实、价值、进取和积极有为的人生的期待。

  没有理想,哪儿来的不满?没有追求,哪儿来的失望?没有爱的幻想,哪儿来的伤感怨怼?没有对于友谊和心灵沟通的渴求,哪儿来的对于人情如纸的愤懑?说到底,正面的价值是不可回避的,嘲笑与否定一切是不可能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嘲笑否定得紧了,也就同时否定和嘲笑了嘲笑与否定本身。

  当然,许多价值观念也有可能成为偏执,成为主观的一厢情愿,成为排除异己的独断论,尤其是不同的价值观会成为互相争斗的由头。

  这样,在认清、放弃一种伪价值的同时,价值真空、价值困惑、价值虚无的状况就会泛滥和肆虐了。

  最近在电视节目中我看到3个16岁上下的少年,为了满足哥们儿两三千块钱的需要,竟然毫不在意地杀死了一个开出租汽车的女司机。他们公然地谈论他们的谋财害命计划,如谈家常。

  我也一次又一次地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恶性刑事罪犯在被处极刑时满不在乎的表情。可以想象我们这个民族当中的某一些人,在经过了动荡、批判、斗争、转变再转变之后,理性死了,道德死了,科学死了,启蒙与现代性也死了,孔子、孟子也全不灵了,于是在相互批判了个不亦乐乎的同时,是人们的价值系统的全面的与不间断的崩塌,是价值真空与价值困惑使人变成非人的样子:不负责任、厚颜无耻、反文明、冷血、残酷、是非不明、为小利而犯大罪……

  我们可以有许多嘲讽,我们可以汲取许多经验,不轻言绝对的价值,更不能以一己的价值取向为天下法,并以之剪裁世界。我们也许更应该多重视一点日常生活中的和平、善良、健康、正直……我们也许可以使我们的价值观念中多一点人间性、世俗性,而不是必须有一个绝对的理念压倒一切的庸凡的东西。

  但这仍然是一种珍视,一种爱惜,一种眷恋,一种向往。经过了太多的动荡,经过了极大的代价的付出,我们仍然将建立起新的更现代、更合乎理性也更能继承和借鉴一切优秀东西的价值系统和精神财富。如果这些东西什么都没有,只有嘲笑,只有看透,只有谁也不信,那还怎么活下去呢?即使只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不也还包含了一种对于生存的价值认定吗?□

  作者: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