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平江县前县委书记田自力主动请辞的消息引发热议。在8个多月的任期内,田自力推动火电厂项目落地平江,却两次引发民众集体反对,9月中下旬更爆发群体性事件,成为其辞职的导火索。冀望以火电项目带动平江经济发展的“好心”为何酿成“坏事”?当反思的很多,群众工作不得法是一个重要原因。
“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这句话可作为平江火电事件的一个注脚。一边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机遇,一边是“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诉求,二者原本并不截然对立,却成为事件冲突的源头。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和担忧,田自力等当地领导只为上级指示摇旗呐喊,为项目优势站台背书,当项目推进不顺利时,便简单地采用“株连式追责”等办法,其结果不但没有弥合分歧,反而激化冲突,使工作陷入僵局。如果解疑释惑的工作做得更细致些,沟通协调的渠道更畅通些,干部群众的思想更统一些,项目上马的前期调研和论证更充分些,田自力们或许不致如此被动。
为官一任,光有想要造福一方的“好心”远远不够,关键是怎么把“好事”办成。一方面,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努力做到政府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政府的很多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涉及群众利益,征求意见这一环节不能少,决不能跟群众玩“躲猫猫”的游戏。如果还习惯于对群众需要知道的信息不公布或选择性公布,“好心”就难免“办坏事”。另一方面,在触及群众切身利益时,应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争取广大群众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群众不买账的“好心”,充其量是某些干部的自我安慰。既然是“好心”,把道理和群众讲明,群众能不支持我们的工作?群众的觉悟没有一些同志想象的那么低,只是我们不想或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罢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领导干部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到位,才能把“好心”办成“好事”,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 (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