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稳: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作协主席
“历史从来不会被无端割裂,也不会被轻易掩盖。它正如我们的文化传统一样,会代代传承下去。”用文学的方式记录历史,从事文学创作30余年的云南省作协主席范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
他很执着,为了描摹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历史细节,在重庆住了近1年,挤公交、吃小面、烫火锅;他有英雄情结,希望自己能够像书中的老兵一样血性浪漫、书剑相逢,上马擒贼、下马赋诗;他满怀时代使命感,作为云南省作协主席,多次带队深入扶贫一线,鼓励和带动文学作家创作脱贫攻坚题材精品力作……
近日,范稳老师接受了本刊专访,他说:“书写中华民族史诗,是身为作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文学是历史的注解
记者:从《清官海瑞》,到《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再到《吾血吾土》《重庆之眼》,是什么原因使您一直关注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
范稳:历史从来不会被无端割裂,也不会被轻易掩盖。它可能会被遗忘,但只要我们拒绝遗忘,历史就正如我们的文化传统一样,会代代传承下去,而文学的功能,应该有恢复历史记忆的责任,这也是我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初衷。
同时,我认为作家是分类型的。这也跟作家的性格气质和偏好有关。有的作家现实感很强,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创作素材,有的作家历史感强,能在历史遗产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我基本上是个对现实缺乏把握能力的人,大约属于后者。
记者:在抗战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哪些令您深刻或触动您的人或事?
范稳:在写作《吾血吾土》时,我探访了很多老兵,每每问道:“是什么促使你们走向抗日前线?”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愿当亡国奴。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家是国,国也是家,国都亡了,又何以为家?他们这个想法来自于我们有着数千年文化传承的家国情怀,来自于那些有良知、有责任、有道德、有文化的爱国者的奔走呼吁,身先士卒。
而在写作《重庆之眼》期间,我有幸接触到重庆大轰炸民间对日索赔原告团的朋友们。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慢慢发现,这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实际上在向我们这个社会传递着某种精神气质——维护民族尊严的勇气和做一个堂堂正正胜利者的自信。这是一个民族的正义行动,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中国人自觉肩负起来的民族尊严和世界正义,体现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中国人到日本,并不仅仅只有扫货大军,还有这样一群肩担道义的人,他们是21世纪的“抗日远征军”。我希望自己的书写能为这些人、这段历史留下鲜活形象的注脚。
记者:《重庆之眼》被文学评论界誉为“长篇小说领域反映抗战题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力作”,您当时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重庆?
范稳:重庆大轰炸这段历史,即便是土生土长的现代重庆人,直到上世纪末期,除了老一辈人还有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们仿佛才恍然想起,自己的城市居然有这样一段悲壮的历史。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重庆上学,对重庆的文化抗战竟然也一无所知。当年重庆是抗战文化中心,老舍、应云卫等一大批进步文化人迁居此地,他们用手中的笔为抗战呐喊呼吁,鼓舞士气。因此,我想通过为它写一部书,向这座城市致敬。
记者:如何在这些历史题材作品中更好地还原历史?
范稳: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提倡用“大历史观”来观照历史,作家的任务就是把大历史中的历史事件,融合到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中去。无论是《吾血吾土》《重庆之眼》,还是其他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共荣共存。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与事,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要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就要扎下去,像找矿一样,不断地去探明它所蕴藏的文化和历史宝藏。从某种意义而言,文学都是为历史做注解。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离不开文化的力量
记者:您是如何将文化贯穿在写作的主题中的?
范稳:一部文学作品,应该要有文化含量,它才有分量,不然它就是消遣读物。我在创作中无论是写历史还是现实,都力图加大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比如写抗战题材的作品,我可能更关注中华文化在抗战期间的作用。因为没有这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内核,我们能坚守长达十四年的抗战吗?这是不可想象的。二战中,为什么许多号称强国的国家一战即溃,而我们那时还是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却能够取得胜利?我认为,文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记者:您曾说,写作分文化回忆和文化发现两种方式,您是如何理解的?
范稳:写作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文化回忆,一种是文化发现。文化回忆就是写自己的村庄、经历、父母、街坊等,文化发现是写别人的故事,带着作家的双眼,去写民风、民俗和民族文化。我是一个文化发现型的作家。我的童年、少年时期乏善可陈,十分无趣,并没有什么可写。
无论是哪种方式写作,都会有优秀作品产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作品总是在为历史代言。后人看我们的历史,包括我们看前人的历史,看世界的历史,很多人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获得相应认知的。比如我们读唐诗宋词,可以知道唐宋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等诗坛大师,也是我们的历史教师;读巴尔扎克,读雨果,读狄更斯,我们便会知道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社会现实、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所以我认为,真实、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都很有价值。
以文学书写脱贫攻坚,是作家的职责所在
记者:有评论家说您有一种英雄情结,这种英雄情结来源于何处?
范稳:是的,我想做一个有血性的书写者。这也许跟从小受的教育有关,当然也跟人的性格气质相连。我崇拜历史上的那些英雄。英雄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坐标,是普通人仰望夜空中的星辰。我心目中的英雄,并非仅仅是指战场上那些建功立业的人,还包括精神文化领域以及科技战线里的启迪者、开拓者、创新者、坚守者。苏格拉底、柏拉图、雨果、托尔斯泰、牛顿、爱迪生是英雄,司马迁、李白、杜甫也是。那些为我们留下丰富灿烂、精彩绝伦的人类文明与文化遗产的人,那些为了真理勇于牺牲的人,都是我英雄情结的源头。
记者:您认为作家应具备的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
范稳:真诚与敬畏。不论是写现实题材还是写历史题材,作家面对创作客体时,首先要真诚、谦逊,要深入到生活一线,虚心向生活学习。其次要心存敬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人民,敬畏生活,要有勇气去再现历史的真相。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记者: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而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阵地,省作协专门约请作家创作这一题材作品,折射了在全国脱贫攻坚伟大进程中的云南路径和云南篇章,请您谈一谈对这项工作当初的考虑和当下的理解。
范稳: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又是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深度重。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4位全国知名作家从不同的视角来书写云南,反映大时代背景下云南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不平凡经历和取得的伟大业绩,希望以文学形式记录脱贫攻坚工作,以艺术创造描绘脱贫攻坚事业,用满腔热情歌颂脱贫攻坚人物。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有多少人为此奋斗与牺牲?这个过程,文学不能缺席。书写新时代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对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礼赞,也是为历史留下一笔珍贵的记录,更是作家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