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后,引起广大观众热烈反响。该剧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出品,紧随现实进程叙事,讲述脱贫攻坚奔小康“最后一公里”的奋斗故事。本期我们邀请国家一级编剧、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一个都不能少》编剧谈创作源泉。
百姓的面孔,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面孔;百姓的精神文明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形象的高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创作一部决胜全面小康的电视作品,我们把提升广大农民精神文明度,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切口。对我而言,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那么多高品质的农村题材电视作品,既是范本,更有学习难度。如何向经典靠近,是我一直探索与求新的使命。
生活的千姿百态为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编剧创作时,我坚持把深入生活作为创作源泉。在剧本最初创作阶段,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就选择了真实贴近生活、反映时代诉求的创作基调,力求以现实为蓝本,使塑造的人物鲜活、立体、接地气,打造一部“贴地飞行,沾有泥土”的影视作品。
我有一年贫困村扶贫队员、近八年贫困村名誉村主任的工作经历,还在贫困县挂职两年副县长,又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熟悉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了解农村农民最为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尽管如此,我还是先后多次到甘、陕、贵、川等地农村实地考察调研,体验生活,仅咸阳礼泉县袁家村就去了38次。与当地县、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座谈采访,采集基层群众鲜活语言,搜集整理具体范例,充实创作基础素材,使剧中的赵百川、夏宝生、刘东桥等主要人物更加圆润丰满,也使老大难人物姜大嗓、贾吉祥、三不沾等更加具象化,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从生活在当代背景下的人物身上,找到他们熟识的身影。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映射出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时代变革与艰辛不易。
剧情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于西部地区培黎县,千人规模的丹霞村是全县的首富村,只有百十来人的焉支村,则是县里唯一等待“摘帽”的贫困村。相近的风土人情、巨大的贫富差距,两个村从“鸡飞狗跳”、互不相容,到贫困共当、富裕共享、发展共赢,人和、情和、心和,最后成为一村人、一家人,充分展示我国新时期农民群众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帮助下,与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貌。他们的贫与富、保守与开放,老一代与新一代、落后与先进,善举与恶理、正道与歪道、信任与怀疑,还有他们的爱与恨,怎样体现这一个个迎面而来的矛盾和悬念,形成强烈的戏剧张力,牵动观众的心,成为我在创作时最为艰难的落笔。在不断深入生活和探索实践中,我在扶志扶智、精神脱贫的“剧核”能量里找到了充满人文精神、深刻体现“小康”内涵的发力点;在坚持突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决战实现小康“最后一公里”主题的同时,力争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努力讲好扶贫脱贫故事之外,还把宣传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作为剧本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从文化重塑乡村到振兴乡村经济的崭新视角,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全新的中国新农村,一个实现了智能化的、村民们纷纷迈向小康社会的中国新农村。而且,我们希望通过该剧将中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并实现如传奇般辉煌成就的时代现实呈现于世人,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农村,走进中国农村。(本刊记者曹雅丽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