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立足纪检监察职能职责 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要闻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赵乐际在浙江调研

新时代 新指南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形势判断

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纪检监察职能结合起来

特稿

紧扣职责使命 建设风清气正政治机关

特别关注 ● 辽宁: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

践行论要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辽宁:让监督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

实践一线 紧盯群众烦心事 推动基层治理提升

         村里有个“郑”能量

         协作区促监督执纪跑出“加速度”

         开进田间地头的“移动谈话室”

编辑点评 推动监督下沉 把基层监督做实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 做实第一职责 规范权力运行

调研报道 政治监督,把握本质特性

         监督重点,紧盯关键少数

         日常监督,突出抓实创新

         合力监督,注重叠加增效

采访札记 以高质量监督为治理现代化赋能

正风深一度

一拨拨检查督导让基层苦不堪言

数量减下去 质量提上来

年终考核再也不用加班整材料了

一得之见

一组

正风反腐在身边

护航“两山”十五载 清廉乡村不歇步

小区设施老旧事故频发,一句“没钱”如何解决

健全基层监督体系 提升城乡治理效能

促监管归位 让居民放心

为绿水青山注满清廉活力

实证纪法

如何准确区分《政务处分法》中的免职和撤职

如何把握给予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政务处分

实招集萃

【山东烟台】起点即终点 首访即息访

【贵州贵阳】用好举报数据 助力精准施策

【山西太原】来信“不走空” 呼声“有回响” 

名城话廉

福州:文化名城清风远 有福之州廉韵长

马上就办 真抓实干

广角

一组

风采

用生命铸起丰碑

监察史话

韩昇:唐朝监察体系的制度性提升及“贿绢案”“麦麸案”

知行话题

从三个维度理解“十四五”规划《建议》

评论

以深化巡视整改推动模范机关建设 

一得之见
首页
1

  凡事“差不多”,结果“差得远”

  “差不多就行了,干嘛那么认真……”总听到群众反映有干部时常把这句话挂嘴边。抱有这种心态的干部经常一句“差不多得了”脱口而出,看起来把布置的任务都做了一遍,但工作成效却乏善可陈,甚至漏洞百出。凡事只求“差不多”,结果必然“差得远”。

  “差不多”干部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在工作中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追求“过得去就行”。他们往往认为工作“做了”就是“完成”,对其中一些瑕疵视而不见,对隐藏的问题苗头浑然不觉,荒谬地认为“应付过去就好”“不出大乱子就行”。殊不知,1的1000次方是1,而0.99的1000次方接近于0,思想上差之毫厘,最终会造成结果上谬以千里。

  “差不多”干部的表现各式各样。有的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刚开始决心满满,立志要干出一番成绩,但热情一过就想着“就这样吧,差不多得了”,如同泄气的皮球,虎头蛇尾草率了事。有的不深入调研,要么只凭借简报、汇报材料镜中看花,要么到了基层地界就觉得“可以了,差不多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却一无所知,调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自然无法推动工作取得实绩。有的认为学习只是“凑学时”“走过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遇到新问题时,自己不懂也不勤学好问,更谈不上深入钻研,而是估摸着胡干一通,草草收场。有的把“差不多”作风用在群众身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还有的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混日子,抓工作落实应付了之,满足于“基本完成”“基本达标”,根本不走心、不尽力。这样干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工作没成效,群众不满意,个人难提高,事业受损失,有百害而无一利。

  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警惕,单个“差不多”可能只是不起眼的“蚁穴”,但累积起来就会使事业的长堤崩塌。唯有勤恳踏实、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争创一流,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应有的态度和作风。(北京 王畅颖)

 

  为啥会出现“差不多”干部

  在“差不多”干部身上,我们看到了得过且过的“油条思维”、拖拖沓沓的懒散作风、消极应付的干事态度。这种“差不多”干部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有多方面。

  一般认为,“差不多”干部源于缺乏激情,奋斗的引擎马力减弱。这是基于动力传导机制的分析。有的干部认为已到天花板,没多少上升空间,于是感觉无所谓,不妨混日子,“苦过,乐过,红火过,现在出点力足够,该年轻人上了”,老资格摆起,悠哉乐哉。有的干部觉得自己打拼多年,却不见明显进步,便灰心丧气,感觉“骑个马儿跑中游,谁也开不了我”。有的干部觉得待遇低,比起经商的亲朋好友,心里不平衡,认为犯不着累死累活干工作。个别干部以前吃点、拿点、收点搞习惯了,觉得“干活就要得实惠”,现在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不敢伸手也难以得手,眼看好处没了,工作也就“差不多”得了,不争先也不创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干部奉行“分寸哲学”,精于所谓的谋略盘算。有的错误地认为,干得越多就可能错得越多,搞不好还会被问责,可是不干又有点说不过去,“那就适当干一点,起码可以标榜对得起领的那份薪水”。有的注重“评估”做事的价值和风险,对于利弊风险“掂量又掂量,权衡又权衡”。对风险大、易担责,或领导没怎么关注的,能绕则绕,实在甩不脱就降格以求,过得去就行;对易出成绩的,备受上级关注的,就积极干。有的干部担心遭嫉妒、被“穿小鞋”,于是策略性地保留一些缺陷,以随大流的姿态明哲保身。如此这般,不谋事,只谋人。

  此外,能力水准的原因也不可忽视。有的干部确实用了心、费了劲,但与时俱进的能力较差,时移世易却还固守老一套,遇事便想着皆循旧例,效果自然一般。还有的缺乏精准思维、进取意识弱,满足于“我只有这水平”“我尽力了”,甚至以能力不行作挡箭牌。“差不多”干部多了,整个工作就会“差很多”。

  追根溯源,“差不多”干部身上的庸懒散之气源于党性观念薄弱、宗旨意识淡漠、责任担当缺失。共产党员是先锋队成员,本应在各方面自觉带头,发挥表率作用。但一些党员干部党性锤炼不够,意志不坚定,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庸碌无为却浑然不觉,遇到困难更是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面前低头认输。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能停留在愿望和想法,而是要落实到一桩桩、一件件具体工作之中。倘若心中没有装着群众,看不到平凡琐碎的工作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就很容易厌倦懈怠,马马虎虎只求交差。做好任何一份工作,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至关重要。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是崇高的事业,如果仅仅当成一份拿工资的职业甚至是副业,责任担当必然大打折扣,遇到问题只能“差不多”。

  当然,“差不多”干部的出现,还应看到考核评价机制不尽科学合理等因素。有的地方、单位用人导向出现偏差,不是把工作绩效作为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不搞任人唯贤,而是掺杂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这样的事情多几回,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很容易打击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一些人甘于沦为“差不多”干部。(重庆 赵荣华)

  

  纠偏“差不多”现象

  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重任,如果任由“差不多”“过得去”风气蔓延,不仅会贻误一地发展,还会破坏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害莫大焉。有力根治“差不多”主义,有效纠偏“差不多”干部,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往实里做的必然要求,必须以系统思维综合施策。

  治事须先治心。纠正“差不多”干部的行为,首先要治一治思想上的毛病。党员干部的天职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干着哪份工作,肩上都担着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个人的私心杂念,拿岗位工作不当一回事,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有违党员的初心使命,愧对组织的嘱托和群众的信任。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利益无小事。少数党员干部怀着“差不多”的思想糊弄工作,那些瑕疵和疏漏却可能给群众造成严重损失,带来很坏的影响。党员干部都应时常擦拭初心,以党性唤醒责任,以责任点燃斗志,扬起“干就干好”的心气、鼓足“再次出发”的士气,满怀激情投入到造福人民的光荣事业中去。

  健全完善制度,打造不能“差不多”的机制环境。现实中,有的地方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加之人情世故的潜规则,导致干部能上能下没能完全落到实处,这给那些奉行“差不多”主义的干部留下空间。针对这个问题,必须把选贤用能、优胜劣汰的机制更好健全起来、严格执行起来,让那些工作松松垮垮、满足于最低标准,不敢担当、推诿塞责,事业心、责任感和服务大局意识不强的“差不多”干部下,让那些自我要求高、工作标准严,有能力、敢担当的干部上。持续强化正确用人导向,弘扬“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做事风气,“差不多”干部就会越来越少。要改进和完善考核机制,把日常考评、年终述职等结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化考评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状况,倒逼干部全方位提升能力素养,在做每一件事上都用心用力、不留余力。

  纠正“差不多”陋习,还得坚持严的主基调,把标准立起来,把责任压下去。对那些做事得过且过、应付差事的干部,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对那些因奉行“差不多”主义导致出现严重后果、造成恶劣影响的干部,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还要通报曝光,让当事人面子上过不去、思想上长记性,也让旁观者近距离受教育、知敬畏、存戒惧。(福建 刘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