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的辽沈大地,已显露初冬的寒意,但在丹东东港市前阳镇石桥岗村,73岁的村民田树鹏心头却暖意融融。拿到被原村支书挪用、贪占的3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老人紧锁了好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田树鹏老人从眉头紧锁到绽开笑颜,与辽宁围绕加强全省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出的改革部署密切相关。
蝇贪虽小,其害如虎;正风反腐,涓流莫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2018年4月,沈阳和本溪迎来了又一个吐绿的时节,辽宁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分别在两地召开,按下了持续加强基层监督、有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快进键。两年多来,辽宁省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施“五项改革”,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着力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聚焦治理蝇贪蚁腐“主战场”,明确强化基层监督的改革方向
2018年2月1日,辽宁省监委挂牌成立,合署后的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第一次会议,就是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决定班子成员包案,每人负责解决一起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这种工作力度,不可谓不大,传递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明确信号。然而,就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省纪委监委的领导同志敏锐发现,治理蝇贪蚁腐,基层才是“主战场”,但在基层监督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短板、面临不小的困境——
一方面,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多。2017年,辽宁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4.7万件,其中,反映县处级及以下干部的有2.4万件、农村近1万件。
另一方面,基层监督缺位。2017年,辽宁全省100个县(区)级纪委中,有42个没有办理过移送司法机关案件,占比超过四成。乡镇纪委普遍办案数量少,特别是直接立案查办的贪腐案件比较少,有的乡镇甚至“零办案”。
这些问题,又和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紧密相连。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初,辽宁全省1535个乡镇街道纪(工)委仅有636个按规定配备2名专职纪检干部,98.3%的纪(工)委书记兼任其他职务或由其他班子成员兼任。
通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以及深入调研,对于基层监督存在的痛点难点与堵点,辽宁省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进行了梳理:即“无人干”,基层纪检监察力量薄弱、分散;“不会干”,一些镇街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弱化、工作质效不高;“不善干”,不少镇街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来源匮乏、执纪手段单一、处置能力较弱;“不愿干”,镇街纪检监察干部大多数是本地人,与监督对象沾亲带故,“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
问题是工作导向,也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方向。“只有依靠基层的力量,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把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廖建宇多次在有关会议及调研中,对推动中央关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加大基层监督力度提出明确要求。辽宁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顶层设计,改革机构设置、改革培训模式、改革监督方法、改革办案机制、改革措施保障,旨在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摆脱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落后局面的“五项改革”就此破茧而出。
辽阳市弓长岭区纪委监委开展脱贫攻坚监督入户调查。
补短板强弱项,在系统改革中提升基层监督能力
把基层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关键要从基层汇聚监督力量。
针对“无人干”的问题,辽宁以改革机构设置为抓手,在全省乡镇(街道)配齐“两专三兼”纪检监察干部,即至少配备1名专职纪委书记、1名专职纪检干事;至少配备3名兼职纪委委员。
按照“两专三兼”要求,2018年以来,辽宁全省新配备1937名专职、2342名兼职纪检干部,坚持将编制、人员向纪检一线倾斜,852个乡镇全部配齐了纪检监察干部,基层纪检监察力量显著增强。同时,在全省选聘的2万余名正风肃纪监督员陆续上岗,这好比在基层安装了一个个“微探头”,激活了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2019年以来,全省正风肃纪监督员共收集反映各类问题5.55万件。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辽宁省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县(市、区)监察委员会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的指导意见》,明确4项主要职责、4种审查调查权限,共向镇街派出1335个监察办公室,推动监察职能向镇街延伸、实现监察监督全覆盖。
机构健全了、人员配齐了、问题线索上来了,执纪执法能力不强,怎么办?辽宁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创新,提出成立纪检监察协作区的改革方案,统筹使用工作力量,交叉进行专项检查,合力攻坚案件。
“协作区内,纪检监察干部互帮互助,以老带新,以案代训,让我们的监督执纪能力迅速增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纪委书记李翠云对协作区办案有深刻的体会。
其实,协作区的作用,不只是发现问题线索,更能帮助纪检监察干部有效破除“人情关”。对此,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纪委书记孙涛有另一番感触。
“去年,我们镇新旧扶贫办主任交接班,发现一笔互助金无法收回。经了解,是原扶贫办主任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擅自在无抵押物的情况下发放出去的。”孙涛说,发现了线索,本该正常查办,可是他却有点犯难,因为这位原扶贫办主任是他同学的爱人,不管处理轻了重了,都可能让人怀疑查办是否公平公正。纪检监察协作区给孙涛解了围:线索上交协作区,由负责此片区的协作区来办理,很快就办结了案件。
类似协作办案、提级办案、交叉办案的情况在辽宁还很多,特别是交叉办案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的难题。目前,辽宁全省共组成443个协作区,有效发挥了“1+1>2”的机制优势。2018年、2019年,辽宁全省镇街纪(工)委全部消除“零立案”,2020年前9个月,全省镇街纪(工)委平均立案8件。
有人干、愿意干,还得会干才行。为解决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不会干问题,省纪委监委建立包片联系点制度,由班子成员牵头包一市一县两乡。同时,在全省各县(市、区)推行“一帮二”制度,要求县(市、区)一名有经验的同志与两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结对子,并改变培训方式,采取走下去的方式,把培训送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家门口”。去年8月中旬,省纪委监委“送培训下基层”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培训覆盖了全省乡镇(街道)的6000多名专兼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本着有效管用的原则,聚焦具体工作方法,引导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怎么干。授课老师每到一地,提前收集一地的情况,解答一地的问题,现场解答问题600多个。
“这下终于明白了问题线索应该怎么找,知道了监督工作不能蛮干。”法库县和平乡纪委书记姜子涛在参加培训会后,主动找村理财小组成员聊天,全面掌握情况,收集问题线索。
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让群众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
改革的成果,由实践来检验、来体现。
让我们把镜头拉至本文开头的一幕:田树鹏老人多次要求给付动迁补偿款,但村里就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不给。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64岁老人李钧成身上,4亩多地23万多元的动迁补偿款总是要不到,急得一度心脏病发作。
带着愤懑、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向前阳镇纪委反映了情况。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现在的镇纪委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在“调查调查”的几句安慰之后就没了下文,而是真的展开了调查。其后,市、镇两级纪委联合办案,生生把原本在村民眼里“根本动不了”的村支书拉下马,最后还判了刑,动迁补偿款也由此一分不少地给到他们手中。如今,只要提及纪委,有了切实获得感的田、李二位老人就要竖起大拇指:“纪委就在身边,让俺们觉得心安。”
基层监督力量、力度上去了,受益的决不仅仅是田、李等几位村民。“全市排查问题43021件,涉及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范围内问题2480件,全部办结;共立案50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42人,组织处理207人,收缴违纪款项643万元,补发群众应得款项2900余万元……”谈及有关涉农资金项目专项整治工作,大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于长河可谓如数家珍。据介绍,前不久,依托基层监督力量,大连市开展了涉农、民生资金和项目大排查大起底以及相应整改工作,根据实地督导、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到的信息显示,群众测评满意度较之前几年有了明显提高。
监督有力量,党的政策落实有保障。“扶贫的钱,我们得时时刻刻帮老百姓盯紧了。”抚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吕凤军说,“基层监督力量加强,为我们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治理夯实了基础。”据了解,该市积极发动基层监督力量,特别是发挥基层正风肃纪监督员的作用,紧紧围绕产业扶贫、扶贫惠民项目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实地核验回访工作。脱贫攻坚,一路保驾护航,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132件,一批批敢动扶贫“奶酪”者相继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
基层监督的强化,还为提升基层治理创造了条件。“我们家地势高,抽不上水,水流小,有时还没水。”金鹏夫是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山城子村的村民,看着自家用水困难,他向村民组组长、自来水管理员白金龙反映情况,希望得到村镇支持,尽快维修。这个情况,从2018年底开始,7个月的时间里,金鹏夫先后反映了4次,可是白金龙却置之不理,既没有组织村里检修,也没有向镇里反映。转机始于去年7月,村里的正风肃纪监督员孙胜昌上岗后,将问题反映给镇纪委、并上报协作区。后者一边督促相关部门立即解决百姓饮水问题,没过多久就修复了抽水管道;一边调查核实白金龙不作为的问题,给予白金龙党内警告处分。“如今,村干部明显勤快了,再也不敢怠慢咱们的合理诉求。”金鹏夫满意的,不仅仅是解决了他的饮水问题。
同样也是解决饮水问题,宽甸满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的考虑又深了一层:接到村正风肃纪监督员、乡纪委上报的下露河朝鲜族乡川沟村10户居民常年要靠走上半小时挑水吃的信息后,县纪委监委将其作为立项监督项目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县水利局采取措施,解决了10户群众吃水难问题。并没止步于此,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对全县村民吃水难有关问题进行梳理,督促水利、库区移民、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并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细化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和时限。几个部门共同发力,全县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27处,新建自来水井46眼,彻底解决了126个村7万多人饮水安全问题,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随着改革的深化、实践的深入,一幅一切为了群众,严格监督执纪、铁拳打击蝇贪、推动基层治理提升的生动画卷正在辽沈大地徐徐展开。3年来,辽宁纪检监察系统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工作力量、拓展监督手段,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能力明显增强,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保持了基层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推动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省镇街纪委立案6432件,同比增长18.2%;2019年立案11492件,同比增长78.7%;2020年1月至9月立案11587件,同比增长74%;同时依靠强化监督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民生问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