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工作,多次强调: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巡视整改,既是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也是突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的具体抓手和突破口。在实践过程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监督检查室对监督的认识不断深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

图为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中四室召开集体研判会的画面。
方式1
牵住“牛鼻子”,压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
监督理念:巡视,是对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进行自上而下的监督,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落实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坚守监督职责定位,牵住“牛鼻子”,督促国资委和央企党组(党委)担起主体责任,督促党组(党委)书记对巡视整改直接部署、直接参与、直接督办,以强监督推进强整改,起到牵一发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监督效果。
监督故事:8月13日、8月14日、8月16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的工作台账中,记录着被巡视央企有关同志到室里当面沟通的情况。从2019年6月到10月底,已有36家央企一把手主动到监督检查室沟通或被约谈。
监督,要压实责任。“从企业的巡视整改方案来看,还存在纪检监察组长担任整改办主任的问题。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来是纪检机构‘三转’不到位,实则反映出党委对主体责任的认识不够到位”“要从‘两个维护’的高度看待这件事的整改,更重要的是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在严肃的谈话中,一个个问题被监督检查室直言不讳地点出,而政治要求、担当责任在央企一把手的心里不断强化——修改整改方案、从自己的问题改起、紧盯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定期督促重点问题整改……整改中“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点评: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牵住“牛鼻子”,不仅是严肃的政治要求,也是被实践一再证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方式2
有机贯通四种监督,汇聚监督合力
监督理念:聚指成拳、形成合力的监督更有力量。从有关监督检查室与中央巡视办加强沟通协作、逐一与中央巡视组对接了解“活情况”,到充分发挥中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探头”监督作用,共同研判推进巡视整改,此次整改监督正是一次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联动推进,形成监督合力、发挥监督威力的生动实践。
监督故事:2019年8月3日,在中央巡视组向某央企党组反馈巡视情况的会场上,坐着一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的工作人员,这名工作人员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8月22日晚7点,该监督检查室负责人又带着几名同志与有关巡视组沟通,重点了解这家央企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之所以如此,就是要掌握完整具体的“活情况”,确保巡视前后半篇文章一体贯通。
10月22日,这家央企的纪检监察组长专程到监督检查室汇报巡视整改尤其是重点问题整改进展情况,而在此前一个月,还来专门汇报过线索处置情况,监督检查室及时进行了指导与帮助……上下一体、贯通协同,形成监督闭环,截至10月底这家央企3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8个,推动较为有力。
点评:中央巡视整改监督既是一场接力赛,也是一场团体赛;它是“四种监督”协调配合的一次演练,也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制度优势的一次生动展现。
方式3
紧扣关键环节,加强过程监督
监督理念:巡视集中整改阶段只有三个月时间,监督也要紧扣重点、关键环节,连点成线,加强过程控制。在巡视整改前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监督检查室严格把关每家被巡视单位整改方案,重点检查党组(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是否把自己摆进去,是否把突出问题纳入其中,整改重点是否聚焦,措施是否切实可行;中期严格督促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事先梳理监督重点,逐一检查会议方案,认真开展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会后总结交流情况;收尾阶段严格审核把关联系单位巡视整改进展情况报告,逐一提出意见并及时反馈……牢牢抓好过程监督,及时纠正偏差,确保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监督故事:2019年9月上旬,在某央企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主题教育和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正在召开,会议气氛十分严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的同志坐在后侧,一边认真倾听、记录,一边对着自己手中的“底单”。一位领导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结束后,监督检查室的同志面色略有诧异,因为这名同志曾经被监督检查室约谈,按照要求,每名同志都要就自己曾接受函询与谈话的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作说明,而他完全没有提到。监督就要抓住关键环节不放松。监督检查室的同志马上写了张小纸条递过去,“按照要求,您需要就接受我室约谈情况进行说明。”这名同志脸一下就红了,经向主持会议的党组书记提出并得到同意后,他接下来就接受谈话情况作出说明,并对因个人疏忽未在个人检视剖析材料中对该事项予以说明并做了检讨。
点评:以关键环节为抓手,以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为基础,由事后监督向加强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监督更成竹在胸。
方式4
保持监督韧劲,咬住重点问题不放
监督理念:巡视整改要突出重点,着眼突出问题和关键性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督促央企巡视整改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整改重点难点焦点,扭住重点人重点事不放,一盯到底,督促企业以重点问题突破带动面上问题整改,把整改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
监督故事:2017年某央企的三级公司发生了一件典型的形式主义造假问题,上级公司纪委当时却“轻轻放下”,仅仅把当事人调离了事。此次巡视将其作为重点问题指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将该问题作为监督此家央企整改的重点问题之一,紧紧盯住不放。
第一次,该央企党组负责同志到室里汇报整体整改情况时,室主要负责同志就专门指出了造假问题,要求认真整改并专题汇报;可是从后面该央企汇报的材料来看,处理还是没有到位,于是室里又专门约谈纪委书记,指出要严格执纪、过硬整改,并就有关执纪问题给予指导。在监督检查室到央企调研整改时,又专门选择了事发的二级企业,将此问题作为重要督办事项。翻阅案卷,发现在执纪的程序和规范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调研汇报后,监督检查室让这家央企把案卷报过来,给予相应的指导。整改后期,该室有关同志再次去该央企,检查督办包括造假问题在内的所有案件处理情况。就这一个问题的处理,监督检查室就先后督促指导了5次,最终这个问题整改比较到位;而更重要的是举一反三、深挖根源,推动解决了这家企业基层纪检机构不敢、不会监督执纪的问题。
点评:对发现的重点问题绝不能稀里糊涂混过去,一定要解决得明明白白,这既是以点带面,推动普遍问题的整改,更是在释放强烈信号——整改走过场、应付整改行不通。
方式5
及时总结纠偏调整,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理念:履行好监督这个首要职责,切实强化监督、提高监督实效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攻下的课题。对于巡视整改监督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针对每次监督检查,事先均分析监督重点,研究提出方案,细化有关模板要点,及时总结交流情况,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健全监督工作机制。
监督故事: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的一间会议室里,刚刚分成六七个小组下沉到二三级企业调研回来的十几位同志,正在向室领导汇报先期调研的几家企业情况。“就巡视指出的这个问题,目前这家二级企业是这样做的”“那个问题,是这样整改的”……室领导听着汇报,脸色却沉重起来。
“咱们这次出去是干什么的?我们去调研二三级企业,不只是盯着下面企业一个个具体问题去的,我们去的目的是以下看上,是通过下级企业整改情况看集团党组有没有部署巡视整改,有没有压实责任;集团纪检监察组有没有督促整改、指导调研,咱们再接下来的调研重点不能偏了,问题要更加明确,还要更加细化。”
经过总结调整,在后期的调研中,调研组的同志奔着“党组有无制定下发整改方案”“纪检监察组领导有无到公司来调研检查”等既具体又能反映出集团“两个责任”落实及压力传导的问题,较好地上下印证、摸清了情况。
点评:没有谁是天生的行家能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体现,也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方式6
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
监督理念: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在巡视整改监督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检查室制定方案完整详细、措施办法多;下沉到二三级企业检查调研,瞪大眼睛、洞察问题,以下看上;紧盯反映多的企业,开展暗访抽查,掌握一手情况……把监督做实做细,监督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
监督故事:2019年10月的一天,按照统一安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的两名同志老姜和小张,不事先打招呼,不让集团纪检监察组陪同,直接来到某央企的二级企业检查调研巡视整改情况。他们一人与干部群众谈话,一人仔细翻阅材料。老姜仔细翻着整改台账,在表格的一小列中发现,这家二级企业在举一反三、整改“一言堂”问题上,责任人竟然列的是“董事会秘书”。“一言堂”问题出在一把手,责任人理应是党委书记,怎么落到了秘书身上呢?再仔细看,整改措施是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会议流程,确保议题及相关材料提前发送到参会人员手中等等,通篇没有出现党委书记应该如何做。看来这家二级企业把“一言堂”简单地理解为技术问题,而没有当作一个政治问题。责任人的错位,背后既反映出其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识不强,也反映出集团总部对其整改指导存在不到位的地方,经监督检查室指出,目前此问题已得到纠正。
点评: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监督做实做细,体现的既是一股求真务实的劲儿,也体现了监督的专业性和敏锐性,这样的真监督,不仅能真发现问题,也是监督检查工作转变作风的一种体现。
后记:
参与监督的同志认为,监督不仅是火力全开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监督的主动性、专业性和有效性,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让监督对象增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信赖——监督不是找茬,是为促进完善发展;让央企纪检机构增强了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信任信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是派驻机构的坚强后盾,遇事愿意主动沟通、报告,遇到问题主动请求帮助协调,这种积累下的信任信赖,既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的一项重要反映,也为今后监督工作更为有力推进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