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迅速跟进,立足职能职责,围绕疫情防控重点工作、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以有效监督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浙江】快速澄清不实举报,为战“疫”者鼓劲
颜新文 杜玲玲
“关于反映潘良民同志在疫情防控中不作为、不担当的问题,县纪委县监委进行了调查核实,为失实举报。”当看到澄清正名通报时,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王大路村党支部书记潘良民激动不已。从受理信访举报到澄清正名,不到6小时。
如此高的效率,缘于浙江省纪委监委建立的省、市、县三级涉疫情防控信访举报快查快处机制。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在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和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及时对不实信访举报澄清正名,为一线战“疫”者撑腰鼓劲。

3月4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纪委干部在樟村畈村卡口,为村党支部委员贾香兰澄清不实信访举报。
诬告,让战“疫”者辛苦又“心”苦
“感谢组织为我澄清正名,我当时真的想不通,甚至有点心灰意冷。”3月4日,潘良民向前来回访关心的街道纪工委书记周国阳吐露心声。
潘良民当了近十年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兢兢业业。2月6日,一封反映其不担当、不作为的举报信,却向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王大路村由4个村合并而成,且是典型的工业郊区村,外来人口近3000人,管控难度大。从大年初二开始,潘良民就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线。“这个真的是冤,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潘良民对纪检监察干部说。
当天12点接到上级转来的信访件后,武义县纪委监委立即展开走访核实。17点40分,就由街道纪工委通过微信工作群将核查结果进行了公开。经核实,该村严防严控措施到位,潘良民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未发现其失职失责问题。
受到失实举报困扰的,不仅仅是潘良民。2月1日,杭州市余杭区纪委区监委接到群众反映:“溪口村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聚众搓麻将。”身正不怕影子斜,17名受到举报困扰的村干部决定给镇纪委写承诺书,以示清白。“我向组织保证,绝对没有举报人反映的问题!如果有,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
经核查,该举报确为失实举报。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举报人终于道出了缘由。1月31日上午,他在溪口村委对工作人员指手画脚时,被村干部教育了几句,心怀不满的他便作了虚假举报。
疫情防控仍处于吃劲阶段,各级党员干部仍需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些一线干部由于工作量大面广,难免会受到误解和非议,甚至遭受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恶意诬告。
失实举报如果不及时澄清,寒的将是战“疫”干部的心。“基层干部是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面对疫情,一线党员干部特别是村(社)干部冲锋在前,工作非常辛苦,对他们既要严管更要厚爱,让吃苦者不吃亏、辛苦者不心苦、担当者没有后顾之忧!”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破局,快查快处快澄清
2月11日,对于遂昌县新路湾镇远路口村委会主任潘顺俊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他的心情就像过山车,几上几下。
当天下午15点,遂昌县纪委监委接到群众来电,反映潘顺俊不落实疫情防控宣传、排查等要求,且以打麻将形式聚集赌博。10分钟内,新路湾镇纪委就通过涉疫信访“绿色通道”收到了交办件,并立即启动了快查快办程序。晚上22点,镇党委和镇纪委就向该村两委班子通报了信访核查情况,并对潘顺俊进行了公开澄清正名。
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雷永祥坦言,这是他经历过处置最快的一起信访件,也是涉疫防控信访“绿色通道”快速流转、快查快办的生动体现。“一开始真觉得挺委屈的,好在纪委如此快的给我澄清正名。” 潘顺俊激动地说。
对涉疫防控信访件快速处置,回应的是百姓关切。疫情发生以来,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的纪检监察机关全部建立了涉疫信访举报快速反应“绿色通道”,承诺24小时内即时接收、快查快办、反馈到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涉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举报优先受理、快查快办;对调查核实属于失实举报的,根据实际情况以现场通报、书面通报、短会、微信等方式及时澄清正名。
澄清工作必须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审慎稳妥是关键。近日,三门县珠岙镇仙人峡村卡点召开了一场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徐亦烘澄清正名的会议。在此之前,镇纪委对不实信访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后,县纪委监委信访、党风政风、案管、审查调查等部门又进行了联审,确保证据链完整,结论准确。
一线干部是战“疫”的中坚力量,也是疫情期间澄清工作的重点对象。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战“疫”一线干部优先纳入澄清范围,充分释放“谁为事业担当,组织就为谁担当”的强烈信号。在台州市纪委监委澄清正名的40名党员干部中,就有35人为村干部,充分体现了组织对战“疫”一线干部的关心关爱。
暖心,让被诬告干部振奋精神重回战“疫”一线
3月1日早上6点半,江山市石门镇溪底村村委会主任毛庆华就在村口卡点忙碌了起来。作为村里网格长,他每天都要检查卡口执勤情况,带队巡逻村里疫情防控,走访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晚上23点回家前,他还是放心不下,到村口卡点再检查一遍。
这些天,毛庆华像个陀螺忙得转个不停,尽管如此他仍感到工作充实、心情舒畅。然而,就在二十几天前,他却因一起反映其知情不报隐瞒亲属湖北返江的信访举报所困扰。
“那时候真是身体累、心也累,幸亏组织为我及时澄清,我又仿佛充上了电。”毛庆华由衷地说。2月5日,石门镇党委及时将澄清毛庆华有关问题不实举报的通报在镇村干部钉钉群上作了公布。
澄清正名并非句号,后续的回访跟踪也不能落下。为帮助疫情防控期间被失实举报干部彻底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浙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开展暖心回访,做细做实思想工作,做好澄清正名的“后半篇”文章。
“澄清正名后,组织还多次回访关心,我的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卖面桥村负责人王国军说。2月3日,区纪委监委接到反映王国军在卖面桥村封闭管理中,没有给村民提供生活物资的信访件,区纪委监委不仅认真调查,予以澄清,还及时开展回访关受,通过听被澄清干部想法、单位同事意见和群众反映,看被澄清干部精神面貌、履职情况和工作实绩,全面了解掌握被澄清干部的真实表现,让其感受到来自组织的信任和关心。
与此同时,海曙区还实施“一评价一反馈”机制,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对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被澄清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其所在单位的上级组织,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经组织暖心鼓励后,王国军积极投入工作,2月27日,被评选为区第二批“战疫”先锋个人。
“我们把是否有利于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作为疫情防控监督重要标准,通过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等一系列举措,让勇于担当的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3月5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疫信访举报2285件,其中失实举报934件,为114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
【江苏】开展专项监督,确保防控和发展两不误
王静 顾敏

苏州市相城区纪委监委督察组实地了解朗道企业复产复工情况,了解到企业面临物流不畅困难。周贤/摄
用时17天、联络59家配件供应商、配齐2380个零部件……2月27日,借助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数字共享“快加工”平台,朗道供应链(苏州)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第一台一拖二平面式全自动口罩机,整个生产线只需1名工人,日产口罩12万只。短短4天后,3月2日,企业第一台N95全自动折叠口罩机也研发成功,现已投放市场接受订单。
这样令人瞩目的战疫“加速度”,离不开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强有力的监督护航。苏州市相城区纪委监委第二专项监督组在督查中了解到该企业物流链不畅通等问题后,立即发出督查提醒,推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职,很快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
一手抓疫情防控监督,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监督,江苏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以省、市、县三级专项监督为抓手,在精准监督上狠下功夫,推动防控与发展两不误。省纪委监委统筹委机关、派驻机构等多方力量成立12个专项监督组,各市、县纪委也相应成立专项监督小组,通过一线督查、严肃执纪问责、发送提醒函等方式,推动卫生健康、发改、工信、交通、市场监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职责。
连日来,作为江苏首批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苏州奥健医卫用品有限公司灯火通明,271名工人正在连轴转赶制防护服。而在一个月前,该公司仅有18名员工上岗,而且工人工作时间长,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省纪委监委驻省工信厅纪检监察组在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省纪委监委报告。
“省纪委监委及时向省人社、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党组发送提醒函,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跟进督导,确保职能部门既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又督促企业做好人员排查、厂区防控等工作,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省纪委监委第十三纪检监察室主任万建平介绍说,随着员工人数增加,奥健公司日产量从最初的不足百件跃升至1500余件。
两手抓、两不误的一个重点就是在抓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监督的同时,突出抓好惠企政策落实监督。宿迁市纪委监委在专项监督中,结合全市疫情防控新变化,及时补充调整监督重点,区分不同地方疫情情况,坚持分类指导,深化监督、精准监督;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以专项监督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助力保障除纳入整治、搬迁计划的规模以上企业复工面100%;无锡市纪委监委以随机检查、暗访走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推动该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共渡难关20条政策措施平稳运行。
疫情防控不能松劲,春耕备耕也不能耽搁。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田间地头、农业企业一线开展专项督查,督促农业、交通等单位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帮助解决老百姓春耕生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地里杂草越长越多,到处买不到农药,眼看就要减产亏本了。”3月6日,盱眙县纪委督查组深入河桥镇洪山村开展春耕备耕专项督查时,承包了600亩土地的季发银心急如焚地说。督查组进一步走访了解到,老季反映的问题在当地不是个例。正值小麦除草追肥的关键阶段,但县里大部分农资门市的农药、化肥都缺货。
监督在一线展开,问题在一线解决。县纪委监委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等部门单位,督促推动开辟春耕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农业生产资料进店、进村、进户。同时,推广“村委会+农户+电子商务”的销售服务模式,减少群众外出和聚集,将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两不误落实落细。截至目前,该县小麦春季化学除草已达68万亩,西红柿、青椒等“春提早”蔬菜移栽800亩。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将监督挺在“工防”最前线
陈鸿
“在纪律部队合力监督下,国家体育馆2022冬奥改建项目顺利复产!”“感谢群里‘战友’每天分享疫情防控监督的好经验……”
随着每天早上两个微信群里的滴滴声响起,中建集团纪检监察干部们开启了一天繁忙的工作。这两个微信群被大家称为“50群”和“500群”,前者成员是集团二级单位纪委书记,后者成员是二级、三级单位纪委书记和纪检监督部主任。通报存在的问题、点赞特色做法、传达工作要求……线上24小时的不停“闪烁”,折射出的是中建集团1400多名纪检干部在抗“疫”中始终把监督挺在“工防”的最前线。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检查。“不知道何时检查、不知道谁来检查、不知道检查内容。从集团到分公司纪检四级防控联动体系,每天都有专项督导组深入到在建项目监督检查。”中建二局纪委书记邓小林介绍说,3月2日下午4点,集团纪检监察组组长赵钊就不打招呼“突袭”检查了中建二局国家体育馆2022冬奥改建项目“工防”情况。

2月26日,中建二局施工的国家体育馆2022冬奥改建项目经批准复工,新建馆钢结构楼层压型钢板开始铺设。
监督检查来不得半点马虎。“黄色隔离区每两人一间,共有4栋128间房,外地返岗人员在这里隔离14天后才能正常复工,到绿色区居住。隔离期间如有发热症状会被转移到另外3间红色隔离区单独观察。”3月1日,已复工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配套项目副经理陈刚向中建二局督导组介绍隔离区的使用情况。
“这个可比刚开始那2间房安全多了!容量大、密度小!”看着“红黄绿”隔离区投入使用,督导组组长宋扬的眉头舒展开了。而一个月前,设置隔离区还曾是项目的一个“痛点”。
该项目建成后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闻中心提供电力保障和赛时室外场站,计划于今年底完工。为了能确保这个重要项目及时安全的复工,督导组从正月就开始忙碌了。
“这么大项目只临时腾出2间宿舍作为隔离区!”大年初四,北京迎来了新春第一场大雪,宋扬回忆起第一次督导的情景。
“要不这块地先拿出来专门建个隔离区!”“临时新建对人力物力都是挑战啊!”“我们督导组去协调资源。”……窗外的雪没有停,会议室里讨论声也没有停,最终监督小组和项目一起协商出了新建“红黄绿”隔离区方案。
“有空调睡得暖,还有专人送饭,希望我能早日上现场!”2月27日由河北邯郸返京的工人石鹏凯成为新建隔离区的入住者。看着窗外已经日渐繁忙的施工现场,他充满了期待。
不仅是进场后分区隔离,“进场前”也被各公司督导组盯上了。中建三局萧山机场项目制定了包车返工方案,提早安排爱心专车将工人们从非重点疫区接回,全力保障工友平安返岗。“车辆进行全面消毒,接到工友之后要对身份信息进行再次核查,间隔落座,保持距离……” 14个多小时的车程,项目纪检员周凯华一路细心检查,只为每位工友能健康返岗。
监督检查从每一个细节开始抓起。中建装饰公司督导组将监督范围制定了责任清单,逐一覆盖、销号检查。中建一局督导组以“九到位”为标准进行详细的防疫监督,中建五局通过清单式检查、细节式拷问、立即式整改“三招式”确保防疫“零事故”,中建八局督导组以工人为重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督检查……
中建八局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项目成为成都首家复工项目;中建二局北京环球文旅项目、中建三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项目相继复工……中建集团各地工地终于有序复工,沉寂了多日的工地,又热火朝天起来。
正是有了线下精准细致地监督,才有了微信群里每日更新的复工成果。不过对每一位群成员来说,他们盼望着两个群早日不再“闪烁”,那意味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成都】疫情防控不容许有丝毫懈怠
李明韬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针对节后人员陆续返城复工、人员车辆流动量不断增加的紧迫形势,自1月31日起,成都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委督查室等单位,成立22个督查组,对全市22个区(市)县进行逐乡镇、逐街道、逐村、逐社区督查,并同步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
2月3日,第十三督查组再次来到郫都区唐昌镇青杨村。三天前,他们暗访发现,集中安置了近4000名失地农民的新青杨小区管理松懈,居民群聚聊天,且多数未戴口罩,当场就指出问题要求立行立改。
当看到不戴口罩的村民依然随意走动、聚集聊天,小区内的“江二师副食店”人来人往时,督查组成员陈琦不禁忧心忡忡:“村民还在‘围坨坨’‘打堆堆’,上次督查反馈的问题显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村社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要是都这么松松垮垮,怎么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第二天,督查组及时向郫都区发出督查专报,要求当地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改。然而,2月5日市纪委主要领导暗访时,这一问题却依然如故。
多次暗访反馈、多次通报类似问题后,镇、村相关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问题整改不力。对此成都市启动问责程序,责成郫都区纪委监委成立核查组全面核实情况。接过处分决定通知书时,青杨村村委会主任高先全一脸惭愧地低下头:“思想上还是放松了,总觉得我们这儿疫情形势不严重。事情一多起来,有些点位防控就没有做深做细,存在侥幸心理。”与此同时,郫都区对反馈问题逐一排查,统筹联系区领导和区级部门、街道(镇)干部混编组建防疫工作队,强化宣传引导,下沉力量开展群防群控。
“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对可能出现的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保持高度警惕。”成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川红说,当前各地正逐步复工复产,防疫工作仍不能松懈。
【扬州】清除庸懒怠政障碍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陈世信 孟旭飞
“企业复工申请交上去好几天了,还没得到核准,不知道卡在哪儿了……”2月14日,江苏省扬州市纪委监委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张正华在杭集镇就复工复产进行督查调研时,听到江苏山景日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某如是反映。
杭集镇是“中国酒店日用品之都”,有着5000余家酒店用品生产企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企业复工复产还面临哪些困难?第十派驻纪检监察组决定多走访几家企业。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规模以上企业复工较好,小微企业复工不够理想;有的企业反映复工申请几天了才得到许可;有的表示对复工的标准和政策不清楚……”张正华发现,除了一些企业反映的员工返岗难、货物运输难等客观困难,还有打服务热线难、帮扶解忧落实难等问题。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复工复产等不得、慢不得。“当前要根据疫情发展的新阶段特点,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决不能出现懒政怠政搞‘一刀切’和怕担风险、怕担责任给企业‘甩锅’、给复工复产设障碍的情况。”扬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航明确要求。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闻令而动,紧盯“正在联系、没有答复,正在协调、没有结果,正在办理、没有成效”等作风飘浮问题,特别是针对企业普遍关注的审批复工找谁、员工返岗查啥、咨询电话打哪、货物运输证明谁出、防护物资何处筹办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一批监督建议意见。有关部门即知即改、马上就办,借助电视、网站发布了企业复工流程图、服务热线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答复。
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第一时间与所在园区经济发展局、镇企管站同志沟通问题后,当天下午张正华就接到了李某的电话:“你们到一线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不仅让我们提高了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更让企业跑出了复工加速度!”据统计,截至2月29日,扬州市30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100%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