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思想拐点”走在“疫情拐点”之前
本刊记者 刘来宾
3月8日,29个省区市确诊病例零新增,湖北除武汉市外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双双清零。这些利好消息,是无数医务人员、党员干部等战“疫”一线人员艰辛付出的结果,也是全国各地社区干部、志愿者和普通群众辛勤付出换来的,值得庆贺,令人鼓舞。
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出现心理侥幸、心态松劲、思想麻痹等现象。据媒体报道,有的景区重新开放后人头攒动,有的小区对进出人员管控松懈,有的地方准备不足就复工复产……
事实上,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降级别不等于降压力。短期内的积极变化,绝不意味着病毒已被战胜。特别是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许多员工返工返岗,大量人流一起涌入城市,不但加剧疫情防控风险,也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倘若这个时候思想上出现了疏忽和懈怠,很可能出现反弹,甚至导致前功尽弃。
疫情防控尚未完全胜利,“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思想绝对不能有。在疫情形势已经向好的当下,还需一如既往、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防疫工作。不论是做好疫情防控,还是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有序”二字始终是前提。必须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切实做到分区、分级、精准、有序,精准制定符合疫情防控形势的策略,严防疫情出现反弹。
抓防控、抗疫情是硬任务,抓生产、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在防疫和复工之间,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时,绝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更不能轻率放松防控。对于各级党员干部来说,需要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复工生产紧跟上。一方面,要增强定力和韧劲,在疫情防控力度和重视程度上“不打折扣”;另一方面,要积极作为,妥善化解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聚集增多等防疫风险,在疫情防得好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热得快”。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形势“向好”,并不等于防疫可以“松懈”,越是在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需要我们耐得住、守得住,战“疫”面前不能歇歇脚,生命面前更不能松口气。
再加把劲!春天的花朵已次第绽放,阴霾也终将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