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简朴清新的工作往来蔚然成风。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仍然存在,“接待就是生产力”“不把领导陪好,顶上乌纱不保”等错误认识仍有一定市场,应时时警惕、严肃纠正。
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有哪些
拼“高大上”,做“虚无功”。这两年正值地方换届,“静悄悄”上任已成为不少干部报到的新风尚。比如,2016年9月,湖南省湘潭市市直机关6名干部拼着两台私家车到下属市县就职。简朴的“低调上岗”,破除了多年的陋习,但好面子、图虚名的现象却并未完全消失。同样是去年,四川省剑阁县某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小邱,为了到新岗位“受重视、有面子”,央求所在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人组成“送行队伍”,将其送到邻乡上任。送行人员在回程时,就被举报到了剑阁县纪委。于是乎,原本正常的“走马上任”,因为做足“长脸”的门面功夫,最终换来了“丢脸”的纪律处分。
大张旗鼓,铺张排场。2014年7月4日,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有越野车队载着领导干部拍摄风光照片。经自治区纪委及时调查核实,该活动系当地旗政府组织的摄影比赛,确有数名领导干部出席。与这种“大场面”类似,我们也能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新闻:官方组织盛大隆重的“庆典活动”,邀请领导上台一一致辞,再搞剪彩、奠基仪式,最后参观、考察,接送、服务的阵势和规模很大,颇能形成短时舆论“热点”,但往往劳民伤财,影响百姓出行。
远迎远送,“依依不舍”。一名基层干部曾向媒体谈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上级部门临时通知来检查工作,他们按惯例安排有关领导驱车赶到五六公里外的路口迎接,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检查组踪影,打电话沟通后得知检查组改变计划去了他处。这种所谓“惯例”目前依然存在,“迎到机场车站、送到地域交界”在一些地方仍是“必选动作”,有的甚至“依依不舍”,在机场车站开“贵宾室”、订“VIP通道”迎送,既耗财力又耗时间。
造“景”设“点”,装点门面。曾有群众向媒体反映,自己居住的社区短时间内办起了许多活动室,一块块鲜亮招牌上写着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党员教育室……但这些活动室只在上级领导来参观、检查工作时才开门,领导前脚走,后脚就关门了。这种现象,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整景儿”。去年被中央纪委曝光的重庆市丰都县挪用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问题,就是为了装门面、图好看,把贫困户的救急钱用来给高速公路沿线农房加盖民俗屋顶和屋脊、铺设琉璃瓦、墙面刷漆等。造“景”设“点”、“编排”路线,“路边工程”、“涂脂抹粉”,既耗费人力物力,又让上级的调研考察“失真”,严重背离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名目繁多,“层层陪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已成常态,但在一些地方,名目繁多、条块分割的调研、检查、评比、考核,依旧让对应接待、“层层陪同”的困局上演。近期,媒体报道中部某县的王县长曾经“一天接待九拨领导”,有各级的督查组、调研组、检查组、考察组、采访组,“有的吃饭陪,有的穿插陪,有的只能打个照面,还有的深夜前往汇报工作”。对应接待是陪同的“老规矩”“潜规则”,然而,很多可有可无的层层陪同挤占了基层干部本就紧张的时间,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让陪同者和被陪同者都感到身心俱疲。
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背后是什么
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危害显而易见,但为何禁而不绝?
“有些来考察调研的领导不看重迎送,简简单单,双方都轻松;但有些领导还是会在意的,如果规格不够、‘做落了’,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得不偿失了。”一位副县长的担忧,道出许多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由于上级机关在干部考核评价、项目审批等环节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对基层干部的影响较大,再加上一些地方、单位的群众监督渠道不畅、效果不佳,导致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声音重视不够,对群众负责意识不强,眼睛只盯上面、不看下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则认为,热衷搞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说到底是为了趋利避害。有的实际工作没做好,搞“内容不够形式凑”,试图避免处罚,如选好考察“路线”等。有的则想通过提高接待规格,拉关系、混脸熟、套近乎,从而吸引更多资源,巩固自己的权力。
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从根本上反映出一些地方、单位纪律规矩意识淡漠,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事实上,早在2012年12月4日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中就明确“轻车简从、减少陪同”。而在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党纪处分条例》中,也对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工作关系有清晰的要求。正是因为有的地方和单位学习不够、领会不深、落实不力,重形式、轻内容的迎来送往、吹吹拍拍等不良现象,才会禁而不止、“奇葩”频现。
如何刹住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
迎来送往问题的根子在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除病根还得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
首先,领导干部要切实带好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不封路、不设宴、不铺红地毯,近日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不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不放假,缩短安保封控、交通管制时间“不扰民”,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拒绝形式主义迎来送往的标杆。党员干部必须向核心看齐,严格遵守《准则》所强调的“下基层要接地气,轻车简从”,禁止“在国内考察工作时组织迎送、张贴标语、敲锣打鼓、铺红地毯、举行宴会”等制度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守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把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作为民主生活会的对照检查内容,反躬自省是否提供、接受了这种迎送。
其次,要在从严监督上下功夫。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规范接待、调研的相关细则,之所以还存在变了味儿的迎来送往现象,一定程度上和监督的“宽”和“软”分不开。因此,必须从严监督,既加强党内监督,又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发动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形成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督体系。在强化监督的同时,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松。对群众反映的此类问题,一经查实要坚决处理,该约谈的约谈,该诫勉的诫勉,该处分的处分,该在民主生活会上说清楚的说清楚,并及时通报曝光,不搞下不为例和法不责众,保持治理歪风恶习“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再次,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接待就是生产力”的错误认识,相关部门和单位还要通过改进考核方式,断绝这种念头。同时,还要公平、合理地用好政策、物力、财力等资源,坚决杜绝“搞形式得好处”的不良现象。
最后,还要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从源头上进行综合防治。云南省组织系统广泛开展事先不打招呼、边走边看的随机调研,大大压缩形式主义的迎来送往生存空间。不少地方按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法规制度精神,加强成本核算、严格审计,严格公务接待范围、标准,形成具体的明细项目,掐住迎来送往“歪风”的经费“命门”。这些富有针对性的举措,都是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