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
——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原典】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释义】 所谓才,是指聪慧、明察、坚强、刚毅,即能力;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即品行。才能是品德的支撑,品德是才能的统帅。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话,意在强调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重要性。
【阐释】
春秋末期,晋国实际被智、韩、赵、魏等四卿掌控,四家之中,本以智氏实力最强,但最终三家却联合打败智氏,完成三家分晋。智氏的灭亡源于他们选了一个有才无德的接班人智瑶(即智伯)。
最初智宣子要立其子智伯为继承人时,族人智果就极力劝阻,认为智伯虽有才能,却无仁德,并断言“若果立瑶也,则智宗必灭”。果不其然,智伯掌控晋国朝政后,不但戏弄侮辱其他三家,还贪得无厌,屡次向他们索取土地,三家最后齐心协力灭了智氏,瓜分其地,智伯的头颅也被赵氏制成饮器用。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感慨:“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指出“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认为,才与德本不相同,而世俗之人往往区分不清,一概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他还据德才之别,将人分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至于挑选人才,在司马光看来,当然首选圣人与君子,如果实在找不到圣人、君子,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为什么呢?因为小人的危害远超愚人。愚人如果想作恶,由于智慧不济,好像小狗扑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有足够的阴谋诡计和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其危害甚大。所以为官者如果能辨识才与德的区分,知道选择的先后,就能得到所需要的人才。
基于历史上“蔽于才而遗于德”的经验教训,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把德治看作是国家兴亡、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尚书》中提出“德惟治,否德乱”。历史上各个朝代也都十分重视官员的道德建设,唐代武则天就为即将踏入仕途的贡举之士编撰了《臣轨》一书,全面阐述了为官者应具的品德和具体的为官准则。比如 “不以邪损正,不为私害公。见善行之如不及,见贤举之如不逮。竭力劳而不望其报,程功积事而不求其赏。”这些都是在告诫官员以德为基,修身正行。
为官当修官德,官德养于平日。官员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涉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但最终还要落实到个人身上,也就是孔子说的“为仁由己”。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没有完成时,对于官员来说,时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官德修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诗人李绅早年所写的这首悯农诗,家喻户晓,饱含了他对农民生活艰辛的体察。然而,这么一位有着平民情怀的才子,在步入仕途尤其是当了宰相后,却滥施淫威,结党营私。史书记载,李绅在任淮南节度使时,为官酷暴,当地百姓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当下属向他报告时,李绅却道:“汝不见淘麦乎?秀者在下,糠机随流。随流者,不必报来。”后来他虽得善终,但死后一年,即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官德”都是选人用人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明确指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不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对此,我们必须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领导干部也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永远牢记:用德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支持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