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奏响的‘交响乐’。”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习近平主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等有关活动。新华社评论称,会议为“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明确了行动方案,并形成270多项成果清单。丰硕的成果充分彰显各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以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憧憬。相信只要沿着这条阳光大道携手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必将奏出属于全人类的华彩乐章。
“有棱角的改革方案,才能真正触动利益。”
——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深化改革中,常常因顾及利益而缩手缩脚、裹足不前。《新华每日电讯》评论称,这样的改革原地踏步、毫无建树,改了等于没改。设计改革方案要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有棱有角,而不能患得患失,遇到困难就妥协。
“纪不责微”的心态要不得
——有人觉得收点小东西、搞点小吃喝、破点小规格这样的“微腐败”,都“不算什么事”“没有多大事”。人民网评论称,重在日常、不弃微末,摈弃纪不责“微”的侥幸心理,才能始终保持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精气神。
“回炉锻造”,重在唤醒干部责任与担当
——针对干部出现年度考核不合格、不作为、工作滞后、大局意识不强、拉帮结派等15种情形,陕西省旬阳县实行召回管理“回炉锻造”。中国网指出,干部犯错误,组织有义务帮助改正,使其重新发挥应有作用。对“回炉”的干部而言,只有认真接受“锻造”,从灵魂上受到触动,才可能找回“初心”,浴火重生。
“‘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其实就体现在担当上。”
——推进改革中,有的“内外有别”,动别人的饭碗可以,动自己的奶酪不行;有的只捡掉地上的麦穗,不碰荆棘丛中的玫瑰;有的不管一致性只讲特殊性,改革传到基层只剩一纸空文。《人民日报》评论称,不落实、落不实的问题,不在于改革能力不足,而在于格局不大、担当不够。领导干部只有激发干的决心、实的担当,方能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建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万丈高楼。
抓落实也要有实招
——面对有的部门、有的干部躲避责任“不想落实”、推诿拖沓“不急落实”、打折变通“不全落实”、能力不足“不会落实”、机制不顺“不利落实”等问题,媒体评论称,关键就是要形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只有建立健全逐项见成效、环环相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才能以制度刚性祛除“中梗阻”和“绊脚石”。
“干部不流热汗就要淌冷汗。”
——当前,“为官不为”现象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纪律抓得严、实起来之后,有些动机不纯的干部对工作缺乏动力,该负的责任不负,该干的事情不干。《光明日报》评论称,对于握着公权、占着位子却无所作为的懒政干部,需要更多触及灵魂的督查问责,让“满脸通红、直淌冷汗”成为常态。
“甩手掌柜要不得。”
——调研发现,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满足于“一文、二会、三总结”,虽然挂名负责,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导致一些改革任务执行不力,改革成效打了折扣。新华网评论称,“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一把手抓改革,要亲力亲为抓思路、抓方向、抓大局,带领大家一起干。
“精准扶贫不是买两只羊、两头猪一送就了事。”
——脱贫攻坚不能搞大呼隆,搞简单的千人一策,要以系统化思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人民日报》刊文称,每个地方扶贫对象不一样,工作方法也应该不一样。要在严防造假、保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严防层层加码、搞“大跃进”“数字化”脱贫。
“把‘一带一路’建成廉洁之路,为各国人民带去长久效益和反腐红利。”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有媒体评论称,从APEC到G20,再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反腐败议题已成为我国主导国际会议的“标配”,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对反腐败工作的重视,也是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