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6期

社论

制度生命在执行 贯彻落实须担当

中央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通知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发挥巡视监督作用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王岐山在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 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

认真贯彻巡视条例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贯彻实施巡视条例 强化巡视利剑作用

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就中央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深入学习贯彻巡视工作条例扎实履行统筹协调指导职能

《巡视工作条例》修订大事记

重大意义篇

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利器

《巡视工作条例》有哪些主要修订

《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的十大创新

党内法规建设的重要创新成果

更好发挥巡视利剑作用的现实需要

从巡视实践创新到制度固化

亮点解读篇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亮点解读

旗帜鲜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写入《条例》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沿

明确监督对象与范围

注重善用成果

建立责任体系

规范方式权限

明确机构职责

规范工作程序

形成全国一盘棋

贯彻落实篇

各级党组织狠抓《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学习贯彻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用好党内监督利器 建设廉洁税务队伍

制度创新的结晶 党内监督的利器

贯彻落实巡视条例 充分发挥利剑作用

实践创新篇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干出来的制度”

聚焦,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整改,取得巡视监督实效的关键

创新,推进全覆盖的有效路径

联动,形成全国巡视一盘棋

担当,强化管党治党责任

建立责任体系——

让责任具体化可追究

田若饴
首页
1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条例》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巡视工作不同的责任主体,把责任具体化,并强化问责条款,列出“正面要求”和“负面清单”。《条例》通过对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追责情形的明确规定,为形成完整的巡视工作责任体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提供了制度支撑。

  落实责任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条例》明确规定了五类责任主体,即开展巡视工作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实施责任,巡视组的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法机关和组织、信访等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责任,以及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的整改落实责任等。同时,追责主体由原来的巡视组和被巡视党组织两类增加至四类,增加了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以及应支持、配合巡视工作的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法机关和组织、信访等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了追责情形,督促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条例》第二条新增“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工作的主体责任”,并对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听取巡视情况汇报、运用巡视成果等作出具体规定。党委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意味着党委既是领导主体,也是工作主体、推进主体。对巡视工作,党委必须坚决负责,主要领导带头尽责,班子成员积极担责,党委书记是巡视工作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巡视工作的组织实施责任。《条例》规定,“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明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工作的领导”,并通过规范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组长设置,提出问责要求,督促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更好履职尽责,确保党委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

  巡视组是开展巡视监督的主体,《条例》既赋予巡视组相关权力,也对巡视组失职、渎职的情况明确规定了追责条款,强调“对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的”、“不如实报告巡视情况”等行为进行责任追究。中央第六巡视组组长赵文波表示,中央态度坚决,就是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巡视组决不能讲情面、留余地。

  巡视工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相关机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包括巡视前向巡视组介绍有关情况,巡视中协助发现问题,以及对巡视成果的运用等。对此,《条例》新增第三十四条,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法机关和组织、信访等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支持配合巡视工作。对违反规定不支持配合巡视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既要积极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干扰、阻挠、妨碍巡视工作的行为将被追责,同时担负着整改落实责任。《条例》第二十七条提出,“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落实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强调对整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通过明确整改责任,逐级传导压力,促进巡视整改的常态化、长效化,督促整改工作持续取得成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