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怀清,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赞美劳动、书写土地,反映劳动背后农村社会的深刻变化,是文学的经典主题之一。用历史与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劳动,不仅是了解农村劳动人民的重要途径,更承载了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向广大读者推荐书写土地与劳动的五部长篇小说。
第一部是李丹的《走三边》。这是一部以20世纪上半期陕北三边地区革命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从侧面反映了刘志丹、谢子长等新中国革命先驱的奠基奋斗历程。小说塑造了一大批生成于日常生活与时代历史风云之间的人物,用血与泪的人物故事,客观、历史的眼光,回答了中国革命如何历经艰难曲折和浴血奋战走向胜利的问题,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读来荡气回肠。其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场景的细节描写,同样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量。
第二部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如果要评选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阅读量大而且持续受到关注的文学作品,该书大概会榜上有名。它的故事背景基本围绕土地、农民和农村,但揭示的主题却并不仅限于此。它直面并试图揭示的,其实是人类带有共通性的生存状况及生活困境。小说中的人物不甘平庸,不屈服于环境,直面现实、挑战命运,心中永远保持着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并通过踏踏实实的辛勤劳动和与人为善的自我良知,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平凡的生命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奉献与牺牲、坚韧与执着、顽强与抗争、追求与奋斗这些超越凡庸的人格力量与人生境界,读来令人过目难忘、感慨系之。
第三部是赛珍珠的《大地》。该书以其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不仅极大地改写了19世纪以来西方形形色色的“中国叙事”的语言风格与文体格局,也几乎重构了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无怪诺贝尔颁奖词写道:“你通过那些具有高超艺术品质的文学著作,使西方世界对于人类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作者用一种温厚而细腻的情感笔触,完成了对20世纪初期中国的农民生活及农民社会的史诗性的文学想象与叙事。
第四部是柳青的《创业史》。在反映上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巨大社会变革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柳青的《创业史》令人印象深刻。柳青在皇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对当时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今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人物,已进入到当代文学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行列。小说肯定了创业者坚持不懈的现实努力与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同时也重新阐释了“家业使兄弟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这样一种有关土地—劳动的厚实生活体验和朴素人生感悟。
第五部是弗瓦迪斯瓦夫·莱蒙特的《农民们》。小说以秋、冬、春、夏四季更迭的完整时序为叙事脉络,表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兰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努力抗争的历史,此书亦获得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如果再加上1920年获奖的挪威作家汉姆生的《大地的成长》(亦译《大地的硕果》)、1938年获奖的赛珍珠的《大地》,在短短20年中,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了三位以“土地—农民”为中心叙事的小说家。这一文学现象,似乎表现出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西方在工业文明、商业经济以及都市文化的多重挤压淹没之下,重新“发现”并关注大地,肯定并重构以个人为主体的劳动生活所作出的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