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助力新时代“中国之治”

要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 

赵乐际在海南调研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深度学习新时代怎样进行伟大斗争

学知躬行坚定斗争意志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以斗争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习之我见把斗争精神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

让新思想的旗帜在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飘扬

以增强“四力”打造纪检监察宣传尖兵

聚焦主责主业 讲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故事

深刻领悟新思想的内涵特质

用积极有效的纪律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三项改革”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监督之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蹄疾步稳中深化推进

改革故事“继续当好施工队长是我的职责所在”等

亲历者说履行再监督职责, 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等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大事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坚守人民立场 回应群众关切

专稿

初心与责任同在 生命为使命而歌

我眼中的李夏

采访手记平凡岗位上的英雄

封面故事 河南: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围绕中心中找准方向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价值

亮点做法以做实做细监督促责任落地落实

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以案促改,“改”出新气象

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提高队伍素质

特稿

北京聚焦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把握《规则》有关处置违规违纪违法所得财物的规定

探源监察建议从“软权力”到“硬权力”的嬗变

七七草杂谈

至巧者出于至平

书记说纪

用纪法尺子量准“亲”“清”边界

“小清单”盯住基层“微权力”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清理政务APP、整治微信工作群

实招集萃

一组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得之见

一组

 
以做实做细监督促责任落地落实
本刊记者 杨巨帅
首页
1

 

压实责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也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破题点”。近年来,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立足本职,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具体工作做实做细监督,督促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把监督实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找准结合点、紧扣“监督的再监督”,推进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党委中心工作落实

“我们河南是第5个向国务院呈报减征计划的省区市。”谈起今年以来在省纪委领导下,督促推进减税降费改革,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陈静颇有些兴奋,“由于省纪委主动靠前监督,我省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推进迅速。”

陈静口中的“主动靠前监督”,还得从今年18日说起。当天召开的省纪委常委会第88次会议的第一重要议题,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就减税降费工作所作的重要批示等,研究了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贯彻落实的措施意见。

会议刚结束,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秦广洲接通陈静电话,传达了省纪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工作举措。“我接完电话就向厅党组汇报,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东伟同志很快将相关重要批示精神向省政府汇报。”虽半年多过去,说起当时的情景,陈静依旧历历在目。

一连串“第一时间”的请示汇报和研究决策之后,就在当周周末,河南省财政、税务部门组织专班,拿出顶格执行中央税收减免政策工作方案并上报。

这无疑是一次教科书般的“精准点题”政治监督——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批示中选题,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找准监督落实的切入点和具体举措,马不停蹄、督促推进。

陈静还介绍,政策执行过程中,驻厅纪检监察组督促厅党组成立12个调研组,深入全省18个省辖市和部分县市区开展专题调研,并先后3次向省纪委报告省财政厅落实政策进展情况。这些工作成效都得益于省纪委监委机关题点得准、工作督得实。

此外,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当地党委中心工作,切实发挥监督的再监督作用。

记者在郑州市纪委监委采访时了解到,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廉洁、节俭办好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了不少有益探索。

“运动会筹办之初,执委会希望市纪委派员参加日常监督工作,我们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没有从机关本级派人参与,而是协调驻市审计局纪检监察组的业务骨干参加执委会纪检审计部,市纪委做好相应指导。”郑州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主任马广学介绍。

“在市纪委的指导下,我们坚持把纪律挺在民运会筹备工作前面,强化日常监督,坚持抓早抓小,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不仅治已病、更要防未病”,执委会纪检审计部执行副部长方文改表示,“运动员和嘉宾在接待宾馆‘刷脸’就餐,就是我们吸取以前大型赛会就餐规定的弊端后提出的新模式。”

精准选择监督重点,精准把握职责定位,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既不缺位,也不错位和越位。

 

立足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推动责任主体担当履责

“社区‘两委’班子在服务群众中有什么问题?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近段时间作用发挥怎么样?群众有什么问题要反映?”820日,许昌市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樊沟社区居委会一楼的“连心工作室”颇为热闹。

原来,魏都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蔡萌和五一路街道办纪工委书记刘婷正在社区蹲点,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紧盯重点领域,做到“问题查不清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

如何打通监督工作“最后一公里”,在做实做细监督上有亮点有抓手,是许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方婷高度关注的问题。为完成好这个“作业”,魏都区推出“连心工作室”这一新打法。工作室以现有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为依托,由社区监委主任兼任主任,健全完善基层社区权力监督。社区“两委”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情况如何……都是工作室监督范围。而区纪委监委领导定期下访,不仅是为倾听群众呼声,也是对基层党组织履行责任的督促。

“监督是提醒,更是保护。有了监督,我们做事就更有底气了。”在樊沟社区工作22年的党总支书记安国明说,时时有监督在身边,“两委”班子办事规规矩矩,权力受约束,群众心气顺,近年来社区实现了群众“零上访”。

据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刘庆介绍,“连心工作室”已覆盖魏都区86个社区。“监督向基层延伸,就是管住基层权力,让权力行使者意识到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不能乱作为、不作为,要切实为民办事。”

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反馈、督查推动主责部门对标中央要求抓好整改,主责部门的担当尽责、规范用权意识增强,监督效能进一步显现。

截至目前,河南省46255个村推选出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推选监委会成员162994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机构、人员力量、工作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了村党支部、村民会议、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监督的良性循环,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永远在路上

“针对日常监督不细不实仍是短板弱项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在指导思想上聚焦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在落实责任上向监督传导,在统筹力量上向监督倾斜。”尽管在做实做细监督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相应成效,但在河南省纪委630日向中央纪委呈报的一份工作情况报告中,监督问题仍被摆在突出位置加以强调,可见当地对履行好监督职责的重视。

正如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近日的一项调研反映出的,当前,仍有一些地方对监督职责概念模糊、认识不清。提起监督工作,大家普遍反映的是“心中一团火,脑中一团麻”,对监督是什么、监督谁、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不清楚、不明确。有的同志认为,监督是软任务,是“虚活儿”,是不能立竿见影的“隐绩”,效果好坏不好量化评价,主动监督的积极性不够。

参与调研的同志介绍,在一些市县访谈时发现,不少同志一提到监督全覆盖就理解成什么事都管、什么人都管,大包大揽,越位、错位,“监督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装”。而在一些派驻纪检监察组和金融单位、高校、国企纪委那里,监督有顾虑,不敢监督、不好监督、不愿监督的情况仍比较明显。

更重要的是,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履行监督的主体责任仍落实不到位,还存在“监督就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应该由纪委监委来抓”的错误认识,让纪委监委独自挑起监督“千斤担”,“监督的再监督”变成一句空谈。

聚焦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用改革创新的举措推动解决。河南探索推进巡视巡察、国家监察“两个打通最后一公里”,全省157个县(市、区)监察职能已全部覆盖到乡镇(街道);市县两级党委每年普遍开展3轮以上巡察,已完成对14959个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着力实现巡视巡察发现问题与监察监督整治问题同向发力、协同作战。

组织两轮派驻机构改革,将原有65个派驻纪检组整合为39个纪检监察组和省直纪工委1个派出机构,向6家省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向38所省管本科高校派监察专员,落实35家省管企业“三个为主”责任,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切实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种种情况表明,监督工作不仅不能松,而且必须下大力气持续抓,只有补齐这块‘大短板’,才能真正把责任压实,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也才能真正迈上一个大台阶。”省纪委监委有关同志这样表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