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助力新时代“中国之治”

要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 

赵乐际在海南调研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深度学习新时代怎样进行伟大斗争

学知躬行坚定斗争意志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以斗争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习之我见把斗争精神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

让新思想的旗帜在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飘扬

以增强“四力”打造纪检监察宣传尖兵

聚焦主责主业 讲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故事

深刻领悟新思想的内涵特质

用积极有效的纪律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三项改革”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监督之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蹄疾步稳中深化推进

改革故事“继续当好施工队长是我的职责所在”等

亲历者说履行再监督职责, 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等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大事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坚守人民立场 回应群众关切

专稿

初心与责任同在 生命为使命而歌

我眼中的李夏

采访手记平凡岗位上的英雄

封面故事 河南: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围绕中心中找准方向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价值

亮点做法以做实做细监督促责任落地落实

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以案促改,“改”出新气象

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提高队伍素质

特稿

北京聚焦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把握《规则》有关处置违规违纪违法所得财物的规定

探源监察建议从“软权力”到“硬权力”的嬗变

七七草杂谈

至巧者出于至平

书记说纪

用纪法尺子量准“亲”“清”边界

“小清单”盯住基层“微权力”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清理政务APP、整治微信工作群

实招集萃

一组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得之见

一组

 
在围绕中心中找准方向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担当
——河南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辑览
本刊记者 师长青
首页
1

  河南是中国之中,也是中部之中,有着“中原”的称谓和底蕴。

  奋进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殷殷嘱托,也是今日河南的使命所在。

  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9600多万河南人民,539万多名党员,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政治和纪律保障,同样是其中颇为浓重的一笔。

  紧扣服务保障中心和大局的要点——坚决践行“两个维护”,以强党建保障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

  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期间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20日,河南省纪委即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会议的第一重要议题,就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的六项具体措施。

  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河南省纪委常委会而言,这是工作的常态,也是制度化的一项举措。据了解,2018年12月29日,省纪委制订出台了《中共河南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第一重要议题制度》,要求把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会议的第一个重要议题。制度出台以来,省纪委常委会已组织第一议题学习24次,内容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重要讲话,在中央政治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等方方面面。

  每次的学习,都有贯彻落实的措施意见。如,2019年1月8日召开的省纪委常委会第88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和就减税降费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提出“把加强对审计整改、减税降费政策举措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2019年的重点工作,在省纪委四次全会上作出安排部署”,“加强与审计部门协调沟通,借助审计力量发现问题、查处案件”等具体措施意见。

  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对此,河南省纪委常委会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的把握。“从产生之日起,纪检监察机关就担负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使命,离开这一条,就无法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省纪委常委会坚定认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第一位的就是增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政治监督、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强党建’的作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河南贯彻落实。”

  理念,在履职尽责中化为具体实践。为有效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2018年6月,针对信阳市淮河罗山段滥采河砂问题,在省纪委监委督导下,信阳市纪委监委对罗山县、固始县、息县、平桥区以及市水利局65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问责,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压实有关部门党组织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有关问题由乱到治;党中央高度重视农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从维护产粮大省角度出发,河南省纪委监委盯住“农地大棚房”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为全省“大棚房”专项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清除障碍、提供助力……

  实效,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显现。通过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赢“三大攻坚战”等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担当不作为、失职失责问题,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为习近平总书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指示要求落地见效持续提供有力保障。仅2019年1月至9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75件,党纪政务处分211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142件、处理3857人,党纪政务处分2962人,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

  实践也给人以启示,旗帜鲜明讲政治,站位全局强监督,就能将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党中央要求有效对接起来。

  找准服务保障中心和大局的重点——自觉担当“促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是让中原更加出彩必经的桥和必借的船。

  那么,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对此,河南省纪委监委同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样,也在用深入的思考、积极的探索实践不断给予回答。

  2018年12月,河南省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积极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意见(试行)》,从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持续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环境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1条措施意见,被河南省一众优秀民营企业家称为“定心丸”“护身符”。

  令出惟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平舆县纪委监委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实行作风效能监测点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向涉及部门单位及时反馈并做好整改督查工作。推进亲清政商关系,濮阳市则开出正面清单,明确哪些可以为,鼓励党员干部大胆与企业交往,同时划定纪律红线,警示党员干部哪些不可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需要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既重拳出击、正风肃纪让人不敢腐,又完善制度、健全法治让人不能腐,还加强思想教育、固本培元让人不想腐。

  怎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河南省纪委监委从2017年4月就开始探索,在实践中找到了以案促改这个有效抓手,以案发单位为重点,以查办的重大腐败案件、窝案或行业性腐败案件为重点,在案发单位、地区、行业的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剖析问题原因,查找廉政风险,扎紧制度笼子,努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综合效果。

  河南省交通厅曾经4任厅长、2名副厅长“前腐后继”,以案促改以来,厅党组专门设立党风廉政教育月、廉政警示日;针对招投标、设计变更、材料调差、资金拨付等四大廉政风险点,成立“重点建设项目审核委员会”,制定公路工程设计变更6个办法和质量监督管理8个台账,有效规范交通行政权力运行。用厅里干部的话说: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严管的的确确就是厚爱。

  淮阳县安岭镇垮陈村曾是个名副其实的“垮村”:班子垮了,干部垮了,风气垮了,多名村干部先后被查处;村内派系林立、相互缠斗,上访成了“家常饭”,告状告成“一锅粥”。2018年10月,淮阳县以案促改工作组进驻垮陈村,下了“五步棋”:立案审查并移送为祸乡邻的原村干部张某;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通报其违纪违法事实;请全村群众说一说“当好村干部,应该防些啥”,逐项建章立制;选出村民心目中的带头人,建强配齐村支部;开展结对帮扶、家风民风社风评比活动。短短半年,垮陈村变了样,旧貌换了新颜。

  环境可以影响人、塑造人。因为坚持逢案必改,无论是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还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方面的案件,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都督促案发地区和单位及时开展以案促改。而且,还坚持全域促改,没有发案的地区和单位,也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外地、外单位或本系统、同行业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完善内控机制。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以案促改全覆盖,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政治生态都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影响,广大干部群众身处其中,感受真切:氛围好了,风气正了,精气神就上来了,干劲就足了。

  不止于以案促改,河南省纪委监委制定了《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澄清保护党员干部暂行办法》,平顶山、漯河、驻马店等市出台了澄清正名实施办法(试行),更为及时、有力地还受诬干部以清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即使是查办案件,纪检监察机关也会充分考虑采取审查调查措施的时机,防止对单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事实证明,心中时刻装着发展这个大局,找准结合点,就能让纪检监察各项具体工作在大局中发挥作用。

  站稳服务保障中心和大局的落点——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有效维护群众利益中让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暖人心聚民心

  “村里的‘贪官’揪出来了,我们心里亮堂了。”日前,谈及巡察以及纪检监察工作带来的变化,河南省林州市其林台村村民老蔡直竖大拇指。

  其林台村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市区框架不断拉大,村庄拆迁改造工作也逐渐展开。林州市委巡察组开展第五轮对村(社区)的巡察时,摸到了该村党支部原书记李某等3名村干部收受开发商贿赂、挪用集体资金的问题线索。当地纪委监委果断出击,最终几名“硕鼠”受到了严惩,为村里有序拆迁改造、保证群众取得合法利益打下了基础。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中原更加出彩,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题中应有之义。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河南省纪委监委把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落点,放在了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

  有决心的工作最有力度。今年3月,结合河南脱贫攻坚实际,省纪委监委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

  “决战”二字,体现着这项行动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分量。全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尽锐出战,走出机关、走进乡村,到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矛盾集中、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方去,摸清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省纪委监委领导先后到驻马店、洛阳、濮阳市等地贫困县调研,遍访14个拟摘帽的贫困县;省辖市纪委书记已走访231个乡镇,发现问题366个,解决问题360个;县(市、区)纪委书记走访3289个贫困村;乡镇纪委书记走访176544户次贫困户。

  凡是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嵩县饭坡镇洛沟村村委委员程要娃,骗取国家危房改造款8250元、为其母违规办理享受光伏发电项目名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责令辞去村委委员职务;台前县吴坝镇李坝村党支部书记李茂印,违规为部分村干部亲属及村民小组组长办理低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据了解,按照该项行动的有关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和受理的涉及贫困县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在9月底前已全部清零。一个个问题被严肃查处的背后,是问题干部的警惧,是当事群众绽开的笑颜。

  黑恶势力影响人民安居乐业,啃食群众的“三感”。站位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河南省纪委监委把坚决打掉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作为是否坚守初心使命的政治检验来看待。2018年3月,省纪委监委、郑州市纪委监委查处的郑州市公安局洁云路分局原局长成健为黄赌毒场所充当“保护伞”案件,打响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第一枪”。其后,省纪委监委探索施行打伞惩腐“5·4”工作法,实行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点包案、逐案筛查,推动“打伞”与扫黑同频共振。截至9月底,全省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720件、处理837人,其中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34人。驱散“乌云”,“阳光”没有遮挡地照在群众脸上,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牵头加强对惠民惠农“一卡(折)通”的监管,针对上学难等热点问题开展整改“回头看”,开展农村低保和危房改造问题专项治理……坚持聚焦教育、医疗、低保、住房等民生领域,坚决整治惠民政策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既注重解决个性具体问题,又着力推动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保障党的惠民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到群众身上。

  一项项具体而微的工作,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也凝聚着民心、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汇聚磅礴力量。

  ……

  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要求,和工作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能力作风都有关系,透过河南的实践发现,它还跟政治站位、大局观念、对待群众的感情等紧密相关。站位上去了、心中有大局、胸怀真感情,工作看似还是那些工作,但质量在提升、效果也会不一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