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助力新时代“中国之治”

要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 

赵乐际在海南调研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深度学习新时代怎样进行伟大斗争

学知躬行坚定斗争意志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以斗争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习之我见把斗争精神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

让新思想的旗帜在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飘扬

以增强“四力”打造纪检监察宣传尖兵

聚焦主责主业 讲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故事

深刻领悟新思想的内涵特质

用积极有效的纪律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三项改革”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监督之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蹄疾步稳中深化推进

改革故事“继续当好施工队长是我的职责所在”等

亲历者说履行再监督职责, 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等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大事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坚守人民立场 回应群众关切

专稿

初心与责任同在 生命为使命而歌

我眼中的李夏

采访手记平凡岗位上的英雄

封面故事 河南: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围绕中心中找准方向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价值

亮点做法以做实做细监督促责任落地落实

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以案促改,“改”出新气象

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提高队伍素质

特稿

北京聚焦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把握《规则》有关处置违规违纪违法所得财物的规定

探源监察建议从“软权力”到“硬权力”的嬗变

七七草杂谈

至巧者出于至平

书记说纪

用纪法尺子量准“亲”“清”边界

“小清单”盯住基层“微权力”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清理政务APP、整治微信工作群

实招集萃

一组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得之见

一组

 
采访手记
平凡岗位上的英雄
首页
1

  在绩溪采访的日子,虽然忙碌,但很充实。

  李夏,一个85后的年轻人,宁愿抛弃舒适的生活,从城市考到偏僻的乡镇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千条线”“一根针”中,锻炼和磨砺自己,做着自己喜欢做、认为值的事情。他的牺牲,固然出乎意料,让人难舍,但了解他的事迹后,却又感到这偶然之中,透着意料之中的精神力量。可以想见,倘若生命重来一次,他定然会作出类似的选择——用生命诠释对事业的赤诚。李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让他选择扎根基层却又乐此不疲?又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面临危险义无反顾?

  李夏其实就是“李夏”。正如母亲给他起名时考虑的,出生在夏天干脆就叫“夏夏”吧,简简单单,做个普普通通的人。的确,2011年刚到绩溪县长安镇工作的李夏,话语不多,憨憨地笑,为人热忱,随叫随到,做做记录,整整档案,同大多数城里出生的孩子一样,一开始也分不清花生苗与地瓜秧,平常得就像个邻家男孩;2017年当上乡镇纪委领导以后,负责和分管的事务多了,访贫问苦,谈心谈话,今天帮这个贫困户开个小卖店,明天去那家给种植经济作物出谋划策,今天找这个党员干部了解情况,明天去回访那个受处分的村组负责人,没有豪言壮语,也谈不上轰轰烈烈;日常生活中,他好清静,爱看书,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会和女儿一起玩游戏,偶尔也和同学聚个会,有好的资讯也发发朋友圈,帮村民挖花生也要照个照片给妻子晒一下,看不出跟普通人有什么两样。

  李夏同时又不是“李夏”。对工作,他吃得了苦,只要是组织安排的事情、他无论难易繁简都认真去做,只要有情况没了解清楚、他就几次三番地实地察看,只要有干部思想不通、他就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登门造访,吃闭门羹也不在乎。对群众,他耐得了烦,只要看见老人挑担子、他就主动接过来,只要看见贫困户在地里干活、他就会过去帮忙,只要哪里有困难甚至有险情、他二话不说招之即去。对做事,他下得了劲,在“十里不同音”的皖南山区,愣是用“标音法”(汉语拼音标注土音)几个月就过了语言关;群众说他的字不好认,他买来字帖临摹用去半麻袋纸;新到荆州乡工作,为了解情况,一个月时间跑遍联系的乡村、36户贫困家庭……这样的坚持,不是为了图表现、装样子,只因为“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喜欢和基层干部打交道”“和群众在一起感到很亲切”。从李夏琢磨出的“四四五五”工作制度里,从采访中受访干部“他一直是这样”的赞许里,从困难群众“他一点也不嫌弃”的肯定里,可以看出他的那种忠诚与真实。“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够发自内心,把平常的事情坚持下来、做到极致,这种平凡就是伟大。

  没有李夏,还会有“张夏”“王夏”“刘夏”。采访的几天里,无论是在乡镇机关,还是在村社组织,真诚、忙碌、无怨,几乎是采访组对基层干部的共同感受。“现在在基层,干部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想干事、会干事的人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进村串户的多了,扯闲篇的人少了”“这主要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让有为的有位,无为的让位,干部的精气神明显有了质的变化”“像李夏这样的干部,代表了我们身边干部的形象,有他们为我们办事,我们放心”……“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基层干部群众的表达最简单,也最真挚,最直白,也最清晰——如果不是真正满意和服气,大可以不说,谁也不会去违心夸扬。或者说,李夏只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个代表,没有李夏,也会有更多的张夏王夏刘夏涌现出来。

  回过头来看,李夏是个什么人,又为什么能够不畏艰难困苦,一心扎根基层,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可以说,是他对组织的忠诚,对群众的真情,对工作的担当,让他能够关键时候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新时代是一个产生英雄、崇尚英雄,也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在自己的岗位,说到做到,始终如一,每个党员干部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姜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