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纵观70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不难发现,斗争精神是我们党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赢得新的伟大斗争的有力武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党员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这座古朴庄严的石库门建筑中重温入党誓词。
永葆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之下,在大国之间博弈竞争日益激烈的特殊历史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斗争一直存在,斗争精神必须坚持到底。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必须时刻保持斗争精神。从方法论角度看,要深刻认识斗争规律,把握斗争艺术,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在斗争中促团结、谋合作、求共赢。
永葆斗争精神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时代呼唤。98年风雨征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答好“窑洞之问”到回答“时代之问”,我们党从未停止斗争的脚步,靠着开天辟地、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与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斗争本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方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另一方面,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这两方面现实决定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发挥自我革命精神,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持之以恒地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作斗争,与违背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错误言论和行为作斗争。这就更加需要我们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开展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真正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永葆斗争精神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必然要求。反腐败斗争关系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关系人心向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比,党的建设还需要继续加强,反腐败斗争还需要继续深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肩负起党章、监察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将斗争精神贯穿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地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既要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又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仍然严峻复杂。要时刻保持斗争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在重大考验面前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增强斗争意识,练就斗争本领,提高斗争能力,从而赢得主动、赢得胜利、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