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社论

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助力新时代“中国之治”

要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 

赵乐际在海南调研

新时代 新指南

思想导读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深度学习新时代怎样进行伟大斗争

学知躬行坚定斗争意志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以斗争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习之我见把斗争精神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

让新思想的旗帜在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飘扬

以增强“四力”打造纪检监察宣传尖兵

聚焦主责主业 讲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故事

深刻领悟新思想的内涵特质

用积极有效的纪律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三项改革”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监督之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蹄疾步稳中深化推进

改革故事“继续当好施工队长是我的职责所在”等

亲历者说履行再监督职责, 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等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大事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坚守人民立场 回应群众关切

专稿

初心与责任同在 生命为使命而歌

我眼中的李夏

采访手记平凡岗位上的英雄

封面故事 河南: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围绕中心中找准方向 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价值

亮点做法以做实做细监督促责任落地落实

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以案促改,“改”出新气象

在补短板强弱项中提高队伍素质

特稿

北京聚焦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

实证纪法

解读如何把握《规则》有关处置违规违纪违法所得财物的规定

探源监察建议从“软权力”到“硬权力”的嬗变

七七草杂谈

至巧者出于至平

书记说纪

用纪法尺子量准“亲”“清”边界

“小清单”盯住基层“微权力”

“四风”监督哨

基层减负有实招清理政务APP、整治微信工作群

实招集萃

一组

广角

地方动态

一线撷英

知行话题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得之见

一组

 
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石铭
首页
1

 

以严明纪律保障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检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结合河南脱贫攻坚实际,今年年初,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审议并报请省委同意,自3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不断拧紧纪律作风“发条”,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既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也为乡村振兴火热开局构建了良好社会生态。

柘城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危房改造工作监督检查。

 

线索处置高质量:“问题线索清零”与“处置机制健全”同时推进

“查得好!他们家亲戚根本不符合条件,却‘走后门’实施危房改造,纪委眼里可不揉沙子!”日前,漯河市汇源区问十乡武庄村原党支部委员董耀兵因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受处分的消息公布后,当地群众拍手称快。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在专项治理决战年行动中,河南省纪委监委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坚决消除存量,对20161月至20193月间发现和受理的涉及贫困县(含已脱贫的贫困县)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走访、大排查,确保问题线索在9月底前全部“清仓见底”。

围绕“问题线索清零”目标,各级纪委监委打通问题线索起底、遍访督查、数据比对、巡察监督四个渠道,精准研判线索,逐人逐项过筛,没有办结的加快推进,已经办结的复查复核,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处置准。截至目前,全省扶贫领域1533起问题线索已基本办结,共查处173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147人。

“真没想到,反映给纪委的问题不到一天就查清了。”拿着村干部退还的2720元钱,商城县李集乡杨畈村村民马智奎兴奋地给乡纪委工作人员打电话,“你们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马智奎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维护权益,得益于信阳市打造的“阳光村务”微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市3453个村(社区),群众核对信息“一键查询”,发现问题“一键举报”,有效解决了群众查询难、监督难、举报难。截至目前,该市“阳光村务”微信平台的关注量达到了130多万人,上传村务信息28.8万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5000多项。

既要对老问题扭住不放,又要对新线索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置。河南省纪委监委与省直19个部门建立问题收集、线索移交核查、督查问责等联动机制,各地纷纷出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处置办法,确保新增问题线索快速研判、精准界定、快速受理、快速查处。

“我们在坚决削减存量的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机制,防止因为线索处置不及时,导致‘民忧’拖成‘民怨’,”河南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荃说,“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必须见人见事见细节,转化成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落点。”

 

标本兼治高质量:“查处案件办结”与“以案促改到位”同步发力

“经查,获嘉县冯庄镇原副镇长宋连东滥用职权,指使相关工作人员违规办理手续,致使35名不符合条件的农户领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8万元。宋连东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违法所得予以退还,其违法行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是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近期通报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

牢牢把握惩治这一手绝不放松,今年1月至9月,河南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164件、处理388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35人,组织处理1383人,问责373人,移送司法机关58人。据统计,今年以来河南省纪委监委已公开通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9件,形成了问题排查、重点督办、强化问责、通报曝光、以案促改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组合拳”,以监督实效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就在身边。

“这是我在俺们村占地补偿款中私占的2640元钱,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组织如实说明问题,接受组织处理。”一名村干部在现场聆听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后,主动找到睢县纪委的工作人员上交了自己的非法所得。

在护航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河南省纪委监委将查办案件与以案促改结合融合,脱贫攻坚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以案促改也要跟进到哪里,把标本兼治的高质量体现在“查处一案、警示一批、规范一处、治理一方”上。

今年以来,河南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筛选3313件扶贫领域案件,推动以案促改向乡村延伸,扎实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濮阳县白罡乡一名基层干部看完县纪委监委编印的《画说党纪·“微腐败”典型案例读本》后告诉记者:“这些案例有的看起来职务不高、数额不大,但直接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的形象,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监督效果高质量:“干部作风真改”与“日常监督常态”同向而行

省纪委监委带头转变干部作风,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联案分包责任制,明确时限、明确任务、明确责任,主要领导同志对今年拟脱贫摘帽的14个贫困县和以前年度已脱贫摘帽但举报反映问题仍然较多的县实地调研督导,以干部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助推脱贫攻坚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推动干部作风真改,攻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作风建设的‘坚中之坚’,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走在前、做表率,以整改自身问题的高质量,以做实日常监督的高质量,推动基层党组织落实脱贫攻坚主责,扎扎实实为民分忧、为民解难,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河南省纪委监委这样要求。

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强化监督、夯实责任,已经成为河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觉行动——

截至今年9月底,省纪委监委机关领导干部“联县包案”已办结81件;

18个省辖市纪委书记走访督查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337个;

全省共有25161名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调研走访,共发现问题35440个,解决问题34305个。

“这一户在县城买了商品房,可不符合认定标准啊。”“这家孩子考上了事业单位,就业信息咋没填?”

前不久,舞阳县太尉镇扁担徐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低保户名单进行了复核。“俺们村低保户重新认定后现在有2224人,真正困难的群众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这都是村监委会‘唱黑脸’、敢监督的功劳。”说起村务监督委员会,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干部受教育、作风大改进、群众真欢迎。“我们切实体会到了确保惠民政策不跑偏、不发散,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落细,必须要有监督护航,”扁担徐村党支部书记徐红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额头上仍然汗津津,“通过日常监督提醒,‘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既能督促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又能有效避免干部犯错误,这样的监督我们心服口服,外加佩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