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
找准切入点 整治漠视群众利益问题
“自己明明好端端活着,怎么户口却被注销、显示死亡了?”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入户走访时,听到该区旧街街道80多岁的王国兰老人反映了这样一件事情。区纪委监委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核查。随着核查的深入,一起漠视群众利益的典型问题浮出水面。
2017年10月,新洲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向旧街街道派出所下发了一批疑似死亡名单(王国兰就在其中),要求对名单进行核实。由于时间紧,旧街街道熊畈村资料员熊某在没有入户一一核实情况下,违规使用村委会公章,向旧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出具一份包括王国兰在内的熊畈村死亡人员名单证明。社区民警同样没有核对,直接将材料送至派出所。正是由于该份错误的名单,导致王国兰的户籍被注销。直到今年7月,王国兰才发现自己“死”了近两年。在区纪委监委督促下,熊某等人受到严肃处理,旧街派出所也采取补救措施,第一时间恢复了王国兰户籍。
新洲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起案件反映了少数干部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以案为鉴,区纪委监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不作为乱作为、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从严查处。今年以来,全区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相关问题19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追回资金115.3万元。(徐丹)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
群众哪里不满意,就从那里改起
“村社干部居然享受低保”、“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纪委监委牵头启动该区2019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行动,以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整治怎么办,群众提意见。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24小时开放,收集群众“锦囊妙计”;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梳理问题诉求,听取群众建议。于是,“启动交叉检查制度”“加大公示公开力度”“建立负面责任清单”等“点子”纷至沓来。
任务明确,举措清晰,唯有狠抓落实。“今年来已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6件36人”、“在教师考评考核中,将有偿补课作为‘一票否决’事项”……近日,在全区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行动推进会上,各责任单位一一登台,谈问题、报成效,受质询、出新招。
效果好不好,群众最知晓。“以前找村干部办个事,半天找不到人,现在他们实行‘坐班制’,方便多了。”谈起变化,该区管村镇油房村村民杨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下一步,区纪委监委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整治不走过场,防止问题反弹回潮。(邓寿勇 李铁铸)
重庆市奉节县
紧盯农村低保领域
严查群众身边违纪违法问题
“平安乡和平村荣某2016年整户因学致贫成为建档贫困户,其女已于2018年9月参加工作,系国家财政供养人员,但2019年7月还在整户享受低保政策。”近日,重庆市委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巡查组在奉节县开展检查时指出,当地“存在财政供养人员享受低保政策”的问题。
奉节县纪委监委迅速介入,第一时间核查处理。经查,早在2018年12月,帮扶责任人已发现荣某一家不再符合低保政策,并向和平村村委会主任张某反映了相关情况,但张某以“荣某有病、可能返贫”为由,没有及时处理。查明原因后,县纪委监委责令平安乡立即追回荣某违规领取的低保金,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以农村低保领域为切入点,严查群众身边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和社会关切。对照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细化25项相关内容;将工作逐项分解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项目、责任到具体人,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
在县纪委监委督促下,县民政局按照“凡救必查”原则,通过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系统和民政大数据系统开展比对,发现党员干部亲属领取城乡低保疑点数据1551条。在此基础上,组织工作组对疑点数据分批进行核查处理。截至目前,县民政局已清理退出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489户,92名党员干部主动申请停发其亲属低保。同时,新纳入城乡特困人员低保55户,确保应退尽退、应保尽保,精准发挥城乡低保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