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2期

社论

标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权威发布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的说明

本刊观察

坚决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赢得世界掌声

全会报告释放的六个信号

在看齐紧跟中深化认识

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自我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担当

工作部署系列解读

2017年工作部署

认真履行专责,抓好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交上作风建设合格答卷

以强力问责激发各级党组织担当精神

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坚定立场目标 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完成纪检体制改革任务 提炼总结实践成果

以忠诚干净担当扛起党和人民重托

历次全会回眸

从重要讲话看理念深化

从严格要求看信任关爱

坚决落实

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

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着力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确保监督执纪的权力规范行使

以良好政治生态推进外交中心工作

以“六学六看”抓好贯彻落实

坚守职责定位 更好发挥“探头”作用

各方关注

全面从严治党蕴含政治智慧

法规全文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从严格要求看信任关爱
本刊记者 黄月
首页
1

  “各级纪委也要解决好‘灯下黑’的问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最近热播的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开篇部分就播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这段讲话。这个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的“谁来监督纪委”之问,开启了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监督的征程。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纪检机关自身更要过硬。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的历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有力指引这支队伍朝着忠诚、干净、担当的目标不断迈进。

  “让党放心、人民信赖”——

  一以贯之严格要求,饱含对纪检队伍的重视和关心

  “各级纪委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为全党全社会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2017年1月6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5年在全会上对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言之谆谆,寄予厚望。

  回眸总书记历次全会重要讲话,始终充满着对纪检监察队伍的信任关爱。在二次全会上,肯定纪检监察机关重要作用,提出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三次全会,要求纪检机关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取信于民;五次全会,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六次全会,指出纪委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要求各级党委加强领导,旗帜鲜明支持纪委开展工作,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彰显党中央对这支队伍充分信任。

  信任就是考验,肯定就是鞭策,背负的信任越多,责任就越重、风险就越大,就越要受到更严格的管理监督。总书记对纪检监察队伍始终有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方面,要求牢固树立忠诚于党、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的政治信念,增强党的意识、责任意识,带头尊崇党章;在能力素质方面,强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开创纪律检查工作新局面;在纪律作风方面,强调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防止“灯下黑”,清理好门户,做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做遵守纪律的标杆。

  严管就是厚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信任关爱与严格要求有机统一,引领这支队伍铁纪正己、铁面执纪,成为党的忠诚卫士,成为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的钢铁拳头。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高度凝练纪委职责定位,指引发挥重要作用

  名正则言顺。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需要纪委明确职责定位。

  纪委的权力是党章赋予的,这决定了它的地位、责任和权威。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根据党章规定的3项主要任务和5项经常性工作,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对纪委职责定位不断进行探索总结。2016年,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其凝练为监督执纪问责,“定位准则责任清,责任清才能敢担当”,《学思践悟》对此有着深刻领悟。

  “监督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执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党内法规等行为,依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问责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责任追究。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浑然一体。”有党建专家如此解释。

  仔细梳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监督执纪问责的定位是逐步发展的。二次全会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要求是“更好发挥监督检查作用”,“监督”的意味比较浓厚;三次全会强调“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进一步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监督”“执纪”“问责”初步成形;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定位更加清晰;六次全会,专门强调“纪委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将纪委的定位放到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去考量,并阐明定位来自于党章,至此,监督执纪问责定位进一步明确、强化,得到完整阐释。

  总书记不仅明确职责定位,还为纪检机关履职尽责指明了路径。他多次强调,纪检机关要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责主业,把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任务,突出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在五次全会上,对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强化巡视和派驻监督,为纪检机关更好监督执纪问责指明了方向。

  实践证明,监督执纪问责是纪委职责的准确定位,是做好纪律检查工作的“纲”。纲举则目张,四年来,各级纪检机关聚焦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改变工作作风,做深做细做实监督执纪问责,在推动正风反腐、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以历次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思想武器,也是行动指南,成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看实际成效。几年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总书记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以铁的作风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向核心看齐,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素养。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带头讲党课,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强调纪检监察队伍是政治工作队伍,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水平;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党性教育,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查找政治偏差,做党中央权威和党章党规党纪的忠诚捍卫者;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深化“三转”,更加突出维护党章权威、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转变理念思路,把实践“四种形态”作为深化“三转”的方向,把思想观念从“执法”转向执纪,把工作力量从“大要案”转向日常监督执纪问责,真正把纪律规矩挺在前,更好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纪委带头改进作风,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纪检干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组建并发挥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机构作用,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坚决清理门户。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处分7900人;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主动自觉地把纪委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展现了自我净化的决心与担当。

  ——提高能力素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握好干部标准,打开选人视野,选拔政治强、敢担当的优秀干部到纪检干部队伍中来;落实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改进推荐考察方式,加强纪委班子和队伍建设;抓好业务培训,从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到执纪审查、审理报告等各方面,提高能力水平。

  四年来,正是以中央精神为指引,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找准定位、凝聚力量、提高能力、纯洁队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助力实现“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赢得党和人民信任。以审议通过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为标志,七次全会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自身建设、自我监督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