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7年第2期

社论

标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权威发布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的说明

本刊观察

坚决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赢得世界掌声

全会报告释放的六个信号

在看齐紧跟中深化认识

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自我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担当

工作部署系列解读

2017年工作部署

认真履行专责,抓好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交上作风建设合格答卷

以强力问责激发各级党组织担当精神

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坚定立场目标 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完成纪检体制改革任务 提炼总结实践成果

以忠诚干净担当扛起党和人民重托

历次全会回眸

从重要讲话看理念深化

从严格要求看信任关爱

坚决落实

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

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着力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确保监督执纪的权力规范行使

以良好政治生态推进外交中心工作

以“六学六看”抓好贯彻落实

坚守职责定位 更好发挥“探头”作用

各方关注

全面从严治党蕴含政治智慧

法规全文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全面从严治党蕴含政治智慧
——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
首页
1

  2017年1月6日至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各大媒体纷纷以“习近平‘七个着力’开创管党治党新局面”“习近平谈反腐败斗争四点启示有深意”“今年中纪委反腐有哪些重点”等为题报道相关内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监测,截至1月9日,网上有关新闻报道及评论超过11000篇,微信公众平台文章11700多篇,微博主帖21400多条。其间,仅新浪微话题中“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的阅读量就达309.9万人次。

 

  

  为全面从严治党“再画路线图”

  网评:总书记的情怀与担当值得全党全社会学习

  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新浪、网易、澎湃新闻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和评论,广大网民热情点赞。据艾利艾智库数据显示,在关注七次全会的网民中,对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判断以及“标本兼治”“贵在有恒”等关键词的关注,高居前两位。

  讲话充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媒体刊文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阐述的观点,无论是“四点启示”、标本兼治,还是公与私、义与利的价值观,都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与方法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南。

  直面问题凸显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中国网刊发的有关评论称,总书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毫不回避问题,这说明党中央一直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反腐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时一事,两个“决不”体现了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和久久为功的政治定力,这种夙夜在公的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值得全党和全社会学习。财经网刊文称,两个“决不”也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坚定文化自信切中理想信念问题命脉。有时评人撰文称,不管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都无一例外地存在“丧失理想信念”的问题。总书记要求从培育文化自信、价值观和提高精神境界入手,来坚定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真正找到了解决“不想腐”问题的根本,只有从文化、精神层面唤醒共产党人的“魂”,才能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依据充分。舆论认为,党中央鲜明的立场、反腐败成效、外逃贪官人数逐年大幅减少等,足以证明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论据让人信服。网民“不敢喝咖啡的Mr咩”表示,“这几年的反腐成绩有目共睹,给中央和习主席点赞。”有网民说:“总书记在全会的讲话里再次表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话在理,经过多年反腐斗争,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反腐氛围。”

  “标本兼治”“贵在有恒”是管党治党良方。路透社评论称,习近平讲话突出“标本兼治”,说明“扎紧制度笼子”不是一句空话。网民“宏视野”认为, 治标给治本赢得时间,现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观察者网、财经网等则领会总书记“贵在有恒”的要求,针对“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等言论称,权威消息发布打消了种种猜忌;民政部两大高官李立国、窦玉沛同时被审查,也证明了反腐败“节奏不变、力度不减”。

  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方向。中国网评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催人奋进,“七个着力”就是管党治党的有效利器。搜狐网认为,“四点启示”是在凡腐必反、除恶务尽、露头就打、寸土必争的实践基础上,对反腐经验的深刻凝练,对反腐规律的科学梳理,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遵循。多个微信公众号刊文称,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这既是对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经验的总结,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更高要求和科学方法,蕴含着综合施策的政治智慧。英国金砖国家邮报称,习近平把反腐斗争引向深入,反腐进程将继续加速。

 

  

  反腐败决不会“歇脚”“停步”

  网民:必须给中纪委的工作点赞

  据艾利艾智库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热度走势图”显示,全会期间,社会关注度持续走高。8日,全会公报披露的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工作报告和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等重要内容,以及9日召开的中央纪委新闻发布会,接连成为社会聚焦热点,媒体和网友从中解读出诸多反腐新意和深意。

  监察体制改革将成新亮点。多位反腐专家表示,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到制定国家监察法、筹建国家监察委,改革进程将有力推进。《南方都市报》引述反腐败研究学者观点认为,增设“监察委”的改革,堪称改到腐败的“根子”上,将通过对权力架构的改变,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人民网、网易等刊发文章称,监察体制改革意在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六类人员”监察的全覆盖,监察的范围更大、手段更多、效率更快,职能的整合优化提高了权威性。网民“鸟巢315”表示:“坚决支持国家监察委!”

  严防“灯下黑”也将标本兼治。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评论,“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近期频繁提及,全会前播放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展现清理门户决心;全会上发放严重违纪违法纪检干部忏悔录和剖析材料,以此警钟长鸣;审议通过《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则准确回答“谁来监督、如何监督”的问题。网民留言,看来严防“灯下黑”不仅是抓几个“内鬼”,也将“扎紧制度的笼子”。

  人事变动凸显选人用人导向。美国多维新闻网等评论,全会上出现不少新面孔,翻看这些新任“反腐大将”的履历不难发现,中纪委带头践行五湖四海、不拘一格、开门选人的用人导向。凤凰网认为,公开对王仲田、李建波的处分决定,既是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又是较高层次上的“清理门户”,同时也显示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标准。

  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新京报》题为《中纪委官员组团亮相,解读全会精神直面敏感提问》的报道称,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强调开门反腐,从“幕后”走上“前台”,开始了一系列去神秘化的工作,如推出手机客户端、集中公布各地纪委联系方式等等,推出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引起外界热议。网民留言称,此次新闻发布会问得尖锐,答得精彩,19个问题都是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问题有干货、有猛料、不怕晒,“继‘疑邻盗斧’后又出‘削足适履’,引经据典,运用自如,展现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网民“Tlostintime”感叹:“自打岐山书记执掌中纪委之后,不仅反腐工作一级棒,连这宣传工作也做到极致了,必须给中纪委的工作点赞。”

  打好关键之战为十九大献礼。舆论认为,十八大以来历次纪委全会见证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转变,但是,总书记两个“决不”的宣言,提醒我们还远没到开香槟庆祝的时候。十九大召开在即,只有拿出更优异成绩,才能承上启下将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滕抒整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