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2年第11期

  社论

  以有力监督保障统筹抓好防疫情和促发展

  新时代  新指南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新时代怎样更好地遵循经济规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在重温初心使命中汲取理想信仰力量

  记录·金色名片   

  人民的勤务员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

  感悟·监督向前   

  反腐路上的变与不变

  故事·执纪为民   

  全力守护就业“饭碗”

  风采·纪律部队   

  用实干和担当履行使命

  小新说纪

  疫情防控中这些纪法红线不能碰!

  特别关注  确保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找准切入点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精准监督疏通物流梗阻

  让金融“血脉”滋养实体经济“肌体”

  税费“减法”换来市场活力“加法”

  监督“惠企忙”  助力“加速跑”

  把监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吉林:保护黑土地  守好大粮仓

  以强化黑土地保护监督的生动实践彰显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功能

  监督助力黑土地保卫战

  为“大熊猫”的“保姆”撑腰

  还田复种“寸土不让” 

  查处“空壳社”撬动专项资金监管

  把政治监督“重音”落在精准有效上

  廉洁文化

  从“心”开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夯实一体推进“三不”的基础性工程

  让清风正气充盈津沽大地——天津市持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

  正风反腐在身边

  打破“水暴利”

  “精品案件”的背后

  实证纪法

  如何理解和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开展审理谈话的相关规定

  如何按照监察法实施条例处理检察机关退回补充调查的案件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明德风苑

  彭凯平   幸福人生闪耀着利他精神的光辉

  评论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找准切入点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1

   江苏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王常松:

  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江苏在全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江苏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准监督、跟进监督,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监督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方面,着力解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重点监督治理一些领导干部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当口号喊,“抓转型”一遇矛盾困难就绕道走、甚至想回头走老路;“促创新”看到短期难以见效、就弄虚作假搞表面文章;“稳增长”一看到经济指标波动、就试图从放松安全生产和环保监管等方面找出路。另一方面,着力解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乱作为假作为问题,重点监督治理一些领导干部盲目投资建设不切实际的重大项目,搞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监督推动创新发展。立足职能职责、精准跟进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摸清“卡脖子”问题底数,聚焦重点领域组织集中攻关,紧盯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工程、重要资金使用加强全过程监督;围绕人才引进方面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推动创新工作机制,逐项建立监督台账,会同有关部门定期检查评估,促进相关政策机制与时俱进优化完善、在面上推广运用;聚焦构建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保护创新的法律环境、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整治,推动创新政策落地落实,让创新主体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

  监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抓监督,特别是关注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冲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医需求、特殊群体兜底保障、生产急需物资供应等问题,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加强统筹、系统施策,严防“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对民生的影响。监督推动复工复产,聚焦惠企纾困,进一步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工信、商务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精准帮扶市场主体,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为保住市场主体、提振市场信心送来“及时雨”,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

   山东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夏红民:

  找准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着力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监督融入中心大局,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增强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自觉和实效,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找准着力点,明确靶向坐标。围绕“三新一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六稳”“六保”等重大部署跟进监督,做到指挥棒指向哪里、冲锋号吹向哪里,政治监督就紧跟到哪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具体抓手,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对标对表、一贯到底。建立“政治监督活页”,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将地方和部门单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等作为重要内容,动态更新、检视问题、推动整改。

  以强有力监督维护群众利益。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开展下沉式、调研式监督,坚决清除阻碍政策红利直抵基层、发展红利惠及群众的“拦路虎”“绊脚石”。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制定专门方案、列出纠治清单,明确3类突出问题、10个重点领域;健全“一市一领域”“一县一监督清单”整治模式,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兜牢民生底线,凝聚起齐心协力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推动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严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投融资平台、招投标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国企、开发区建设等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坚决割除借发展之机中饱私囊的腐败“毒瘤”。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绘制粮食购销全流程风险排查图,强化“巡审纪”联动监督,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省纪委监委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签订纪检监察监督与金融监管贯通协同机制备忘录,完善联合监督检查、重大问题线索定期会商等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杨国中:

  紧盯财政工作特点规律精准发力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财政部开展并强化政治监督,是财政工作鲜明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更是派驻机构职责使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财政工作特点规律,不断实化细化政治监督载体抓手,督促财政部党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担当,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聚焦“国之大者”,紧盯关键事。建立政治监督工作清单,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实行台账式管理,聚焦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整饬财经纪律等24项内容,初步形成重要内容重点跟进、重要进展动态更新、重要情况及时呈报的监督模式。针对重点难点工作问题,先后开展“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卡脖子’工程财政资金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防范地方金融风险向中央财政转移集聚”4项调研督导,向财政部党组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监督责任到位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聚焦“一把手”,紧盯关键人。先后出台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加强对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的具体措施、纪检监察组组长同下级“一把手”监督谈话、与下级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监督谈话等3个办法。目前纪检监察组对财政部机关、社保基金会各部门“一把手”和纪委书记的监督谈话实现全覆盖。通过对关键人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财政部机关各司局和财政系统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聚焦监督流程,紧盯制度机制。今年以来在财政部机关建立列席重要会议、调阅重要批示、同步抄报重要报告、联合开展重点督查、共享重要批示落实进展信息等制度,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在总结梳理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基础上,正在研究制定加强政治监督暂行办法,对政治监督的方法路径、检查频次、评估标准、问责尺度等作出制度规定,以制度规范化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浙江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  胡志权:

  打出“组合拳”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监督责任,是重要推动力量、保障力量。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浙江省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做实做细政治监督的有效途径,打出一套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抓作风、促发展的“组合拳”,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

  坚持政治统领,突出监督重点“靶向督”。紧盯政治责任落实情况,切实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承担起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紧盯各地各部门推动“三新一高”落实情况,切实纠正贯彻执行中存在的温差、落差和偏差;紧盯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隐患,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紧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状况,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

  强化系统谋划,找准监督切口“跟进督”。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聚焦浙江省域层面承载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明确9方面监督重点。在此基础上,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细化监督清单,持续提升工作质效,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发挥组织优势,创新监督机制“联动督”。健全完善“专班干、例会推”“室组地”联动等工作推进机制,在横向层面建立政治监督重点项目牵头部门联席会议,在纵向层面组建各项目工作专班,定期召集例会、压实责任、统筹调度。通过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形成“一盘棋”监督格局,推动全省上下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向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懈奋斗。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张东升:

  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走样

  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坚持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发展问题,增强履职担当的历史主动和政治自觉,多措并举推动驻在部门将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抓到底、落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厘清监督重点。建立习近平总书记批示件落实情况监督台账和驻在部门“国之大者”重点任务监督台账,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要求,聚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粮食能源安全等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办,及时发现、坚决纠正落实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见事迟、行动慢等问题,确保执行不偏向不走样。

  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单位”机制,实行“以项目看单位”和“以单位看项目”相结合,定期检查责任单位落实重点项目成效,综合研判是否有序推进,督促和支持打通其中的堵点断点。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推动驻在部门出台《过问打探工作事项记录管理规定》,狠刹请托办事风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良作风保障。

  强化“室组”联动。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指示要求、贯彻委机关工作部署,加强请示报告,针对驻在部门牵头省部际工作机制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出协同监督的工作建议。在委机关指导下,会同驻在部门开展系列专题调查研究,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等重点工作,督促扎实履职尽责,以党中央的政治考量和战略思想为标尺,切实增强历史主动,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