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新时代 新指南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记录·金色名片
感悟·监督向前
故事·执纪为民
风采·纪律部队
小新说纪
特别关注 确保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廉洁文化
从“心”开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夯实一体推进“三不”的基础性工程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实证纪法
广角
明德风苑
评论
社论
新时代 新指南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迎接党的二十大
足迹·全面从严
记录·金色名片
感悟·监督向前
故事·执纪为民
风采·纪律部队
小新说纪
特别关注 确保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有效落地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廉洁文化
从“心”开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夯实一体推进“三不”的基础性工程
正风反腐在身边
实证纪法
广角
明德风苑
评论
如何理解和把握监察法实施条例关于开展审理谈话的相关规定
准确把握功能定位 保障案件质量
李素葳 肖文鲜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百九十五条在《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关于审理谈话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案件审理部门开展审理谈话工作的目的、要求和程序,并首次规定了一般应进行审理谈话的情形,增强了实操性,确保监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正确认识审理谈话的作用和定位。审理谈话是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认定违法犯罪事实乃至确定处分档次和处置结果的重要参考。开展审理谈话不仅有利于增强审理人员对案件的亲历性,克服“书面审”的弊端,而且能及时发现非法取证等侵犯被调查人合法权利问题,还能及时掌握被调查人思想态度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申诉上访。审理谈话与调查谈话都是为了查清客观事实,提高案件质量,但审理谈话具有其独立的功能,不能认为在调查过程中已经进行多次谈话而忽视其作用,要克服“走过场”“走程序”倾向。调查谈话重点在调查取证、查清事实,审理谈话则基于查审分离原则,侧重于履行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职能。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争取做到审核把关和巩固调查成果相统一。
准确理解适用情形妥当处置。实践中,不是所有案件都需要审理谈话,一般而言,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调查人认错悔错,因疫情因素或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形的,或者案情简单,被调查人认错悔错,拟给予轻处分的,经审批可以不谈。《条例》明确了一般应开展审理谈话的五种情形,实践中要注意适用条件,把握谈话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于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拟移送起诉的,一般要进行审理谈话。此种情形,审理谈话效果会一直影响到司法环节。通过审理谈话,可对被调查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紧张和抵触情绪,平稳移交司法,提升办案安全。因审理谈话笔录具有证据效力,通过更换监察人员谈话,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证据体系,预防翻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审理谈话核对事实、发现问题的作用。谈话人员要注意通过审理谈话发现案件在程序、实体上存在的问题,着重审核被调查人合法权利是否被侵犯甚至导致证据不合法等情况。实践中,可重点关注几种发现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阅卷,如审核讯问笔录时间是否过长,有无疲劳审讯的嫌疑;审核同步录音录像,核实是否采取非法方法讯问;审核被调查人的笔录或自书材料;观察被调查人是否有异常表现,如拒写悔过材料;向调查人员进行了解等方式。三是实践中,审理谈话发现以下情形可以要求调查部门重新或补充调查。一种情况是发现笔录与被调查人供述存在实质性差异,或者发现客观事实与笔录记载不一致的,可以要求调查部门重新或补充调查。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现被调查人供述发生变化,影响事实认定和定性的,或者发现有遗漏违法犯罪事实的,可以退回调查部门补充调查。如,A某行贿案中,A某对认定其向B某行贿构成行贿罪的定性有异议,认为是单位行贿,并签署不同意见。审理人员发现行贿所得的归属尚未查清,在审理谈话中就此详细询问,并建议进一步调查,后查清属于单位行贿,被调查人签署同意意见。四是对“其他有必要与被调查人进行谈话的情形”的理解。我们认为有几种情形可以参考:一是上级监察机关交办的案件;二是复杂敏感的案件;三是在当地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四是案件事实尚有疑点或者证据体系尚不完善的;五是被调查人权益保障不充分的;六是被调查人态度反复或有思想顾虑,存在翻供串供毁证、干扰证人作证风险的;七是被调查人可能申请复审、复核的。实践中需结合案情综合研判、具体分析。
保证审理谈话质量。审理谈话是把好案件出口关的重要一环,要保证谈话质量,确保谈出效果、谈出温度。一是做好准备工作。全面熟悉案情,对案件的事实、证据、争议焦点等进行梳理,结合被调查人性格特点等情况,细化谈话方案。二是有针对性地核对事实证据。重点核实案件焦点问题,对证据薄弱、取证不到位的环节予以补强,对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予以排除。三是根据被调查人态度做好处置。对违法事实予以否认的,如果案件存在证据问题,实事求是地予以调查核实;对证据确实充分,但被调查人狡辩的,告知其执纪执法政策,给予批评教育;对承认违法事实但对错误性质认识不到位的,耐心释纪释法,鼓励其真诚悔错;对避重就轻的,谈话与说理结合,给予教育引导。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感化挽救被调查人,达到治病救人目的。四是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利。比如,应告知被调查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对可能存在侵犯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的,依规依法处理。(作者单位:福建省纪委监委、厦门市翔安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