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5年第14期

社论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要闻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新时代  新指南

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

坚决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正能量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围绕“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

聚焦“两个维护”持续推进政治监督提质增效

护航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的监督

树牢系统观念凝聚政治监督合力

以有力政治监督推动政策有效落实

筑牢插手干预过问打探“防火墙”

“双向奔赴”的专题业务辅导

书记说纪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科技助力找准痛点

斩断伸向群众养老钱的“黑手”

织密“三资”管理防护网

一得之见

锻造铁军要着眼政治能力和斗争本领双提升

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

以有力有效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把廉洁理念植入人心 

正风反腐在身边

湖南长沙  管好物业这个城市居民最直接的民生

靶向监督护“三湘安居”

增“智”促“治”提“质”

打破多年消防安全困局

全面从严治党·县乡行   监督“组合拳”畅通城市“血脉”

实招集萃

锚定重点让监督更精准有效

压实责任打通发展堵点难点

完善制度机制实现常态长效

广角

地方动态

图片新闻

一线镜头

实证纪法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如何根据《条例》对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认定处理

以审明理

结合主客观因素准确认定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

名城话廉

钦州  清风荡碧水  运河鉴廉心

走进展览

以史为鉴道清廉——走进河南博物院见证中原文明中的清廉基因

中华好家风巡礼

忠魂正气传千载  颜风廉韵润古今——颜真卿的家风故事

风节自持  勤廉传家——从欧阳修家风中汲取修身济世之道

廉洁文化

第二届“青未了” 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知行话题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

评论

久久为功既是决心也是方法


忠魂正气传千载 颜风廉韵润古今 

——颜真卿的家风故事 

纪存

1

  城墙绵延,亭榭典雅,祠堂古朴,碑刻林立。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座以唐代名臣颜真卿精神为灵魂的家风家训主题公园,正成为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汲取廉洁力量的文化地标。这里,颜真卿平叛“安史之乱”时力挽狂澜的忠勇、散尽家财赈灾的清廉,与其家族《颜氏家训》的千年智慧交相辉映,熔铸成“崇廉尚德、忠贞报国”的独特地域家风,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全景

  颜真卿雕像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唐代廉吏、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公元753年至756年,在唐平原郡(今德州市陵城区)任太守。他秉性正直,纯厚朴实,不阿于权贵,刚正有气节。颜真卿的书法以“气格之美”体现了中华民族浑厚博大、端庄威严、刚强不屈的禀性,是书史上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纵览其一生,他是一个昭雪冤狱的监察御史,是一个率领二十万大军拼死抵抗叛军的十七郡盟主,是一个“拙于生事 举家食粥”的刑部尚书,是一个敢于维护正义和纲纪,不惜得罪权贵的“鲁郡开国公”,更是一个用生命捍卫大唐,用正气与骨气践行颜氏优良家风家训的颜氏族人。

  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刊立,其中回顾了颜氏家族从先秦到唐代的传承和发展。碑文中总结,颜氏家族能在乱世存续,在太平世彰显,是因为世以儒学为业,一方面“奉儒守官”,重视经史之学,学有成就,为立世出仕、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才能和品格基础;另一方面以“儒雅为业”,重视儒家德行修养,尊礼重孝,重名守节,公忠尽职,忧国忧民。特别是颜真卿五世祖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提倡“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君子处世,贵在克己复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等,被奉为“古今家训之祖”。在这样的家风家教影响下,颜真卿父亲颜惟贞所生七子与伯父颜元孙所生五子皆仕进为官。颜氏兄弟素以公廉正直、勤政爱民、忠君报国闻名,其中尤以颜真卿为表率。

  文博苑外景

  在平原郡任职期间,颜真卿创作了大量书法精品,现存放在家风家训主题公园的国家一级文物《东方朔画赞碑》即为传世名作。颜真卿赴任平原太守后,敏锐察觉安禄山反迹的他,一面暗中加筑城墙、储备粮草,一面以文人雅士姿态麻痹叛军耳目。在东方朔神庙前,他挥毫重书苔藓斑驳的《东方朔画赞碑》,笔法刚健雄浑、遒劲严正、平整峻峭、气势磅礴,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碑文中“涅而无滓,既浊能清”八个字,恰是他洁身自好、守正不阿的内心独白。公园正中颜公祠内,一方《乞米帖》摹刻也印证着颜真卿的清廉自持。公元765年,关中江南灾荒肆虐,官居刑部尚书的颜真卿竟“举家食粥,来已数月”,无奈向同僚写下借米信札。“拙于生事”四字道破清贫根源:不屑以权谋私。这种风骨,上承始祖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下启陵城廉洁文化的精神基石。

  安史之乱爆发后,颜真卿在平原太守任上书写了人生最为辉煌的篇章。在河北各郡纷纷投降的情况下,颜真卿与堂兄颜杲卿率义军二十万,拦腰截断叛军后路,为大唐王朝赢得转机。在这场战争中,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侄子颜季明都为国捐躯。两年后,颜真卿派人寻找兄长和侄子的遗骸,最终只寻得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颜真卿为了祭奠侄子颜季明,在哀思和悲愤中,以枯笔、涂改写就“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这不仅是书法绝唱,更是颜氏满门忠烈以血写就的家国宣言。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出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造反,颜真卿被派去宣抚平叛。朝堂上下都认为颜真卿此去凶多吉少,纷纷劝阻其切莫以身犯险。颜真卿明知此去凶险却不退避,凛然道:“君命也,焉避之!”在受到胁迫时,他怒斥叛军:“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最终勇赴绞索,为国捐躯。公园西南处的唐城墙遗址,虽被岁月掩埋,却无声诉说着这段烽火淬炼、凝于血脉的忠勇史诗。

  《祭侄文稿》

  近年来,德州市陵城区深挖活用颜真卿及颜氏家风家训瑰宝,将历史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廉洁教育生动教材。颜真卿公园内,家风家训随处可见,唐城墙遗址静诉烽火岁月;文博苑内,《东方朔画赞碑》真迹与颜真卿巨像庄严矗立;《颜氏家训》核心篇章以竹简造型呈现,让千年家训可触可感。系统梳理本地历代先贤、革命英烈、优秀党员的家风故事,萃取廉洁元素,编印成《陵城好家风》读本。制作家风家训主题公园VR,让公园实景跃然“云”端。原创纪录片《大唐忠魂颜真卿》、廉洁公益广告《清廉家风 润物无声》《忠廉传家 颜风永续》等通过“清风陵城”矩阵广泛传播。同时,该区纪委监委紧扣“家风正则党风淳、政风清、民风厚”,推动家风建设向全社会延伸,将家风教育纳入党校培训和主题党日必修课,组织党员干部及家属参观主题公园、签订助廉承诺书,在廉政教育中心专设“陵城好家风”展区,筑牢崇廉拒腐家庭防线。

  “党员干部的家风并非小事私事,而是关乎着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陵城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莹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颜真卿忠廉思想与《颜氏家训》的时代转化,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廉洁文化地标和教育品牌,让穿越千年的浩然正气,持续滋养“清廉陵城”建设,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纪委监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