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微风轻拂,塘河水面波光粼粼,河岸绿意盎然,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塘河发源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蜿蜒穿越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经赤水河最终汇入长江。7月9日上午,泸州市纪委监委联合江津区纪委监委组成跨区域联合督查组,来到川渝交界塘河水域,对跨界河流治理与保护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川渝两地同处长江上游,肩负着共同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泸州市和重庆江津区、永川区三地纪检监察机关大力推进生态联防联控,强化联合监督协作,定期开展交界水域治理监督检查,推动形成共建共治生态保护格局。
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涉及多领域多层级,盯重点促执行才能见效力。泸州市纪委监委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紧盯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渝昆高铁(川渝段)等重点项目,梳理明确监督事项,建立协同监督任务清单,同时探索形成相互协助、多方协同、三地协作和监督互动、线索互移、案件互办、经验互鉴的跨区域跨部门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巴蜀鱼米之乡”是泸州市联合江津区、永川区共建的现代农业园区,对促进川南渝西深度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将该项目推进情况纳入乡村振兴监督重点任务清单。“我们与江津区纪委监委开展联合走访时,了解到江津区朱杨镇在发展晚熟荔枝产业中面临技术难题,于是积极牵线搭桥,充分发挥我市荔江镇起步早、实力强的优势,推动双方携手共育荔枝产业。”泸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双方纪检监察机关定期沟通会商,紧盯资金使用、土地整理、建设进度等环节开展全周期、全链条监督,为荔枝产业园区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该园区预计产出荔枝20余万斤,产值超500万元。
四川省泸州市纪委监委联合重庆市江津区纪委监委组成的跨区域联合督查组在川渝交界塘河水域走访了解相关情况。 郭志达/摄
监督既要精准发现问题,更要有效解决问题。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清单化管理、闭环式督办方式,对信息实行销号管理。针对川渝交界塘河水域联合督查中发现的“值班值守交接记录缺失、毗邻交界水域巡逻日志不完整”等问题,要求相关单位立行立改;聚焦个别部门观望应付、表面整改等情况,点对点形成交办清单,统筹片区资源对整改过程全程跟进……“下一步,将锚定‘产业共兴、平台共建、机制共创’目标加强与相关地区、部门的沟通联络,推动协同监督工作走深走实。”泸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张仁华 李 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