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召开集体学习会,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发扬革命传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讲授专题党课,驻委纪检监察组、驻在单位机关纪委干部、部分在京直属单位纪委书记等60余人参加。
“同上一堂课”是驻委纪检监察组树牢系统观念凝聚政治监督合力的一个缩影。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系统作用和组织优势,驻委纪检监察组健全贯通协同机制,坚持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配合,做深做实政治监督这一系统工程,确保“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既抓本级、又带系统,在改革中强化自上而下联动监督
今年初,《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2025年工作要点》下发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能源局机关纪委,同步收到这份文件的还有直属事业单位、垂直管理单位纪检机构和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的监督联络员。“学习这份文件,驻委纪检监察组的工作重点一目了然,我们也可以对照着谋划年度工作。”国家能源局华北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唐孝通说。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的5家单位有3家是垂管体制。如何让内设纪检机构监督实起来、执纪硬起来、作用发挥强起来?如何破解垂管单位“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难、基层监督弱、内部监督软”问题?驻委纪检监察组借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和垂管系统纪检机构改革的东风,持续加强对驻在单位内设纪检机构的监督指导,强化自上而下的联动监督。
在深化与驻在单位机关纪委的沟通协作方面,除了年初印发年度工作要点,驻委纪检监察组还在年中年末推动内设纪检机构协助同级党组(党委)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每月与机关纪委会商工作;半年分片区召开纪检机构工作座谈会,对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办理加强指导支持,协助开展大数据查询分析。
实践中,驻委纪检监察组探索首创并坚持“三个全覆盖一个把关”工作机制:全覆盖赴76家省一级垂管单位调研督导,压实“两个责任”;全覆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和处分决定执行情况检查,发现问题2000多个并督促整改;全覆盖地每半年一次约谈纪委书记(纪检组组长),“面对面”教方法、提要求;对正处级干部(包括副处级纪检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进行审核把关,推动统计、粮储系统完善提级审核制度。
在监督中体现指导和支持,在指导和支持中强化监督。压力传导下,各内设纪检机构主责意识显著增强、履职能力明显提升、执纪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各内设纪检机构立案173件、处分146人,分别达到2021年的2.7倍、3.6倍。“通过抓本级带系统,自上而下的监督力量得以统筹起来,确保从‘大脑’到‘神经末梢’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驻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谈道。
贯通联合、相互借力,以监督协同促贯彻落实同步
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上下、左右、内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驻委纪检监察组在加强“室组”联动的同时,探索完善“组组”协同机制,贯通联合、相互借力,以监督上的协同促进贯彻落实上的同步。
“主动联合会商”“深入交流互鉴”“强化协查协作”……为推动“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驻委纪检监察组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筹领导和协调指导下,发挥监督牵头作用,联动27家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地方纪委监委共享信息、共研情况、共商问题,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执纪执法、凝聚监督合力。“我们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细化8项协同联动措施,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零距离监督’优势,以有力监督促工作顺利开展。”据介绍,驻委纪检监察组每季度调取一次“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总体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及时向有关单位通报,联合兄弟单位共同对若干重点领域和地方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针对规划衔接、要素保障等涉及多部门多地方的重大问题开展联合会商,共同研判堵点、商讨对策、督促解决。
善借外力,相互补台,监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及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等“国之大者”监督工作过程中,驻委纪检监察组充分利用“派驻各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联络员”制度,调研时每到一地都充分听取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和地方纪委监委意见,相关监督、调研情况及时上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争取指导支持。
监督体系贯通协同效能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组组”协同监督模式的持续深化,更彰显于各类监督机制的协同发力。驻委纪检监察组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围绕审计指出的问题,调取审计底稿,督促驻在单位与审计署开展“面对面”会商,找准症结、切实整改;加强与巡视监督的统筹衔接,协同推进本组和驻在单位落实巡视整改任务,严肃查办巡视移交问题线索。最典型的是推动统计监督与巡视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一方面督促国家统计局加强与中央巡视机构的协作配合,将统计造假问题纳入中央巡视和省级党委巡视的关注重点,向中央巡视组书面通报统计监督情况;另一方面,推动国家统计局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治统计造假刚性制度的实施方案》,强化追责问责纪法衔接、统计执法与执纪工作贯通协同。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培训赋能、以干代训,练好政治监督内功
“把大家请过来集中培训,目的是推动驻在单位各级内设纪检机构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使命担当、锤炼能力本领、交流借鉴经验,与驻委纪检监察组一起,发挥好监督专责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024年11月,驻委纪检监察组举办综合监督单位内设纪检机构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培训班,110余名纪检干部齐聚一堂,在学习交流中增长知识、磨砺本领。
从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最新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部署,到紧扣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困惑点,对如何把握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关系等解疑释惑,再到针对内设纪检机构执纪办案能力不强问题,统筹安排信访受理、线索处置、取证审核、案件审理等课程内容……坚持问题导向,此次培训聚焦干部履职中的突出矛盾、普遍短板和薄弱环节精准设置课程,参训干部一致反映“解渴、实用、管用”“犹如拨云见日”。
开展政治监督,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队伍。既依托集中性培训夯实基础,又通过经常性培训持续巩固,驻委纪检监察组深化拓展全员培训,连续举办“开春第一课”,聚焦提升政治监督能力召开督导推进会、举办驻在单位纪检机构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培训班、将驻在单位机关纪委干部一体纳入“双周学习会”,不断提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从政治高度、政治视角研判问题的自觉,提升运用政治思维、政策策略处理问题的能力。
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驻委纪检监察组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实战练兵,通过以干代训、以案代训的培养模式,有序抽调驻在单位纪检干部到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业务一线锻炼,切实增强线索分析、谈话突破、证据审核、定性处理等能力,推动形成“学中干、干中学”的良性循环。此外,提升运用大数据信息化开展工作的能力,深化大数据技术在监督执纪中的创新应用,为及时预警风险、精准发现问题、准确追究责任提供有效支撑。“我们将以持续深入抓好‘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为契机,加强自身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洁建设,不断提升政治监督看家本领,在强有力、常态化的监督工作中彰显‘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驻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