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21年第20期

社论

聚焦“国之大者”加强政治监督

要闻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新时代 新指南

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立足职能职责 服务保障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坚持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

坚持新思想引领 迈向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垂管单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把党的领导和监督一贯到底

改革“绣花”促执纪效能“开花”

找准抓手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把脉症结增强改革针对性

缩短链条加大监督“压强”

拢指成拳助力严守外防输入第一关

凝神聚魂换来监督胆气足

上下协同深化以案促治

坚持标准答好监督必答题

以深化改革推动监督效能提升

学习党史 跟着总书记学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抗美援朝精神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特别关注

“三不”一体推进提升国资央企治理效能

吹尽狂沙始到金

深入整治“靠企吃企”问题

在凝聚监督力量上提质增效

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

经验交流

推动制度创新释放更大治理效能

图说纪事

看好百姓的“饭碗”

机关党建

提升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的制度机制途径

一得之见

把握党内法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

把“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做细做实

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学史力行的表率

广角

图片新闻

地方动态

一线镜头

书记说纪

突出政治监督 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抓住“关键少数” 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坚持“三不”一体推进 守住校园一方净土

名城话廉

景德镇:瓷韵悠悠 清风徐徐

明德风苑

汪朝光 辛亥革命:振兴中华的历史丰碑

知行话题

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评论

让行贿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封三 

沈阳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锻造纪检监察铁军 

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首页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扭住“不想”这个根本,就要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党性觉悟,靠涵养廉洁文化,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本期我们邀请成都、扬州、潍坊三地纪检监察干部,从不同角度谈认识体会。

 

【江苏扬州】汲取大运河文化养分涵养廉洁力量

文化是扬州最为显著的城市标识,也是扬州的魅力之源。在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中,扬州是唯一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与共的城市。近年来,扬州市纪委监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运河文化中的廉洁资源,与廉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并利用到实际工作中,让其在传承中凸显当代价值、在弘扬中大放时代光彩。

依托大运河历史文化遗迹,打造独具特色的宣传教育平台。2500年的悠久历史,运河两岸涌现出了许多清官廉吏、廉诗警句、遗址遗迹。扬州以运河为线,将这些散落的廉洁文化资源串联一起,精心打造扬州廉政文化展示馆、扬州运河廉文化传承馆、扬州家风展示馆、平山堂廉政教育基地、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家风展示区等,修缮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朱自清故居、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展馆和苏中公学旧址展览馆等。这些展馆、展区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现实模样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开放后已有上百万人次接受教育。此外,还创新运用现有景点中的历史和现代廉洁文化资源,开通寓教于游的“清风伴我行”和“清风伴我运河行”廉政文化之旅专线,使受教者举头望、低头思,行走观、坐下学,沐勤勉之风,体清廉之韵。

巧用大运河文化资源,让廉洁文化“活”起来走入千家万户。扬州拥有扬剧、扬州清曲、扬州评话等众多特色浓郁的地方文艺样式,我们对一些精华类廉洁文化题材进行灵活运用,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舞台或影屏。策划拍摄《百年何园留规训》《集训诂大成,立百年家声》《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等家规家训专题片,电影《暖秋》,勤廉扬剧《心碑》《心路》《县长与老板》,音乐剧《不落的星星》,淮剧《湖畔风雨情》等等,活化的文化深受老百姓喜爱,更是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使运河文化中的勤廉精华成为廉洁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打造富有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形成以“清风扬州”为引领的地域品牌群和系列文化产品。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披沙沥金,搜集整理了《扬州勤廉史话》《千年清风沐扬州》《“清风扬州”人物谱》《扬州廉政文化丛书》等。以体现扬州古城文化特色的剪纸、书签、毛笔、折扇等为媒介,搭载廉政广告、诗画,使之成为廉洁文化的流动风景线。(扬州市纪委监委   蔡颖芸)

 

 

【四川成都】深化家风教育强化“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家风建设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涵养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和社会清廉氛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成都市纪委监委以家风“小开口”做实廉洁文化建设“大文章”,推动家风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营造了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持续开展“好风传家”系列活动,在家风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上下功夫。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基层贴近群众生活的优势,密集开展家风宣传。武侯区开展“线上+线下”家风家教巡讲活动,温江区组织开展“树家规亮家训 扬家风”家规家训征集系列活动,双流区通过坝坝会、百姓故事讲堂、家风楹联进水寨等多种形式讲、演、评家风,彭州市推动形成“好风传家”生态圈……家风宣传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能随时感受到良好家风家训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的浸润。

挖掘成都历史名人和清廉官吏的家风家训,以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做深做实家风教育。市纪委监委组织编写《吾乡家风》《古堰家风集萃》《清正传家远》等家风教育读本,创作推出《母教传家风感恩慈母心》《“四足”重千钧 勤廉传佳话》等新媒体产品,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优秀家风家训资源融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日常生活,不断拓展优良家风的生命力。近期,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在清廉蓉城网站、微信公众号推出“我来读家书”专栏,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示纪检监察干部诵读革命先辈红色家书的场景,在深入学习百年党史的同时,积极倡导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带头继承和赓续革命前辈的好家风好作风。

充分运用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家风教育既入脑又入心。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着璀璨的精神文脉。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彭州“蔬乡清韵”等省级廉洁文化基地中的优良家风文化元素,持续提档升级龙泉客家文化家风馆、金堂家风文化学院等廉洁家风文化点位,着力打造培育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使这些家风教育“地标”遍布蓉城大地。同时,围绕“入心”持续发力,依托金堂家风文化学院举办“五凤溪家风讲堂”370余期,并通过在市管领导干部任前谈话、向干部家属发放《廉洁倡议书》、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典型案例编入警示教育读本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想腐”思想自觉,营造了家风好、民风淳、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成都市纪委监委   郭绍立)

 

 

【山东潍坊】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品牌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近年来,潍坊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为根本,依托本地底蕴丰厚的廉洁文化资源,创新表现形式,丰富宣传手法,打造了一批廉洁文化地标和文化产品,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

潍坊历史名人辈出,“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为政理事,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勤廉故事,也培育了廉洁爱民的良好社会风尚。潍坊市纪委监委深挖历史、聚力传承,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位于高密市的晏婴纪念馆,使晏子清廉文化穿越千年、滋润凤城,成为高密的代名词。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诞生地”诸城市超然台,见证了苏轼知密州期间清廉爱民的故事。还有潍城区的郑板桥纪念馆、政德教育馆,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栏“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题推荐;青州市重新修缮纪念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的“三贤祠”成为山东省廉洁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这些廉洁文化“地标”熠熠生辉,打造了鸢都大地传播尊廉崇洁社会价值观的“路线图”,厚植了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潍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既为廉洁文化产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为廉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头打造廉洁文化精品,如市纪委监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学党史、诵家书、守纪律、倡廉洁”系列短视频;诸城市纪委监委摄制的短视频“一封举报信在纪委监委的‘流转之旅’”累计播放近10万次等等,像这样广受赞誉的廉洁文化作品正在潍坊市遍地开花。潍坊市纪委监委还联合相关单位,推出一批既立意高远又贴近群众的优质作品,全方位展示本地廉洁文化。策划推出的反腐吕剧《失却的银婚》、历史吕剧《板桥县令》、现代茂腔戏《王尽美》、电影《廉吏晏子》《断线之后》、编演戏剧《春来边区》等,深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喜爱。同时,挖掘本地清官廉吏历史资源,编印《潍水廉政史话》《中国历代廉政思想史》《中国历代名人家规家训精选》等多个教育读本,推动廉洁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潍坊市纪委监委   范华   封小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