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湖北以外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9例,重回个位数!
两周内新增确诊病例下降80% !
危机中扛起责任,大考中英勇奋起。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生死之战,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

必胜的根本——
来自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2月23日,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一场引人注目的会议在北京召开。
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直达全国17万县团级以上干部,所有会场直接听原声。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总书记的讲话既有站位全局的高瞻远瞩,又有心系人民的真情关怀,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及时指明了方向,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沧海横流见砥柱。从1月7日至今,一个多月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抗“疫”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戴上口罩来到群众身边,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在多个外交场合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的防疫决心与有力举措……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
党中央居中为“帅”,提出“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保证;要求湖北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管控,有效阻止疫情蔓延;强调“全面排查、应收尽收”,成为扭转局势、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关键点;在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后,提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针对部分地方存在厌战情绪,又及时强音重锤,强调决不能松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四方,形成全国人民步调一致、拧成一股劲夺取抗疫胜利的局面,凝聚起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
“在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地把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封闭起来”;一声令下,10天建成一个野战医院;一个月时间,口罩产能增加8倍;仅仅用24小时,就将停靠在中国天津的装载4800人的“歌诗达赛琳娜号”应急处置完毕,无一人在船上被感染;迅速向国际社会分享部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向感染人数迅速上升的邻国捐赠,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在此次疫情中展现出来的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事实是无声的证明,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党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为什么说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最大的优势,人们从事实中深刻体会。
必胜的行动——
举全国之力打响湖北保卫战
“10653,可以起飞!”2月17日,空军航空兵某师出动多架大中型运输机,紧急空运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前往武汉。至此,军队再次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共计4000多名白衣天使已全部投入支援。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不仅是人民解放军,全国医疗的王牌部队、精英力量尽锐出战——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甚至二三线城市、发达地区县里的医护人员都抽调驰援湖北。截至目前已有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与湖北人民并肩战斗,为战“疫”赢得主动权!
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一场后勤保障战。“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这是中国制造的自觉担当。中石化、中石油昼夜不停生产聚丙烯为医用防护服提供生产原料,五菱、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立即改造生产线,加足马力生产口罩,重要物资国家实行统一调度,多措并举保障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
在全国的鼎力支持下,武汉大决战打响。中央发出总攻号令,迅速传达至行政系统的神经末梢——武汉市的每一条街道与每一个社区。两日内,超过3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对全市1100多个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应收尽收、分层隔离,“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这一举措有效扭转形势,从被动阻击变为主动出击,打响了防疫的阵地战、歼灭战。
人心齐,泰山移。依靠人民群众这最强大的力量,全国其他各地牢牢守住自己的这一方土地、这一座城、这一个村庄。西藏清零、青海清零,20多个省区市新增病例零增长,治愈人数明显上升……全国形势的好转,有效减轻了压力,为集中火力夺取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监督保障执行。把镜头切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0年2月13日、25日,中央纪委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监督各方面责任落实,尤其重点加强对湖北省、武汉市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等问题;回应人民关切,派出调查组赴武汉全面调查群众反映的李文亮医生有关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开展监督,为打赢这场战“疫”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
2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做出贡献”。而这背后,有最美逆行的专家院士、医护人员,有敢于黑脸、忠于职守的纪检监察干部,有日夜奋战、不辞辛劳的农民工建设者,有四处筹措防护物资的企业家,有冒着风险成为城市摆渡人的外卖小哥……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英雄,都将在这段壮烈的抗疫史上刻下自己闪光的名字。
必胜的保障——
“两条线”作战,夺取双胜利
“北京、成都开始堵车了!”从2月中旬开始,不少人在朋友圈奔走相告。大城市开始堵车,中介的电话打了进来,熟悉的快递小哥穿行在楼宇间……按下暂停键的中国,在早春的暖阳下逐步苏醒,血脉开始缓缓地舒张、流淌——生活正在一点点回到本来的模样,让人们内心感到踏实、温暖。
抗击疫情,这不仅是一场医疗卫生的战役,也是一场保经济、保发展、保民生的战役!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这样的部署安排。政府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从经济运行监测、市场保障供应、财税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出台措施;各地方也拿出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活血增能。
江苏苏州对不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广东深圳免除公租房、人才住房2个月租金,降低企业公积金缴存比例;浙江温州加大金融信贷帮扶,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义乌市政府组织专车、铁路专列负责接送重点地区的员工,所有行动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减轻疫情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4.8万户子企业,复工率为86.4%,其中生产及对外经营性子企业2万余户,复工率为88.4%。石油石化、通讯、电网、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目前已经超过95%,有的已经达到100%——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的央企稳住了,经济社会大局基本盘就能稳住。
民营企业尽己所能、共克时艰。不少物业、购物中心宣布为商户减免租金;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成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保障着居民的日常生活;钉钉、飞书等纷纷免费开放远程协作办公服务,帮助企业“云运营”。值得一提的是,配送力量捉襟见肘的生鲜配送平台将餐饮公司闲置员工整体打包临时借用,脑洞大开之举解决了数千名员工停岗之忧、企业经济压力——这场经济抗疫战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的智慧、担当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当前,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在中国的土地上,农民正戴着口罩,采取分时下地、分散干活的方式,积极投入春耕生产;在中国的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逐渐响起;在中国的家庭里,孩子们正在通过网络接受知识——
这是一个打不倒的民族,在广阔的土地上,生机正在酝酿,一种力量正在破土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