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要论述摘录
理论纵横
学习体会
学有所悟
专题 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亮点集萃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视点辑览
纪法讲堂 “实证”监察法
● 解读 ●
● 实务 ●
两个责任
卫士风采
一得之见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物见证
文史经纬
● 古语今悟 ●“人生之学”小议
● 说文解字 ●“士”:社会文化精英
● 读史偶得 ●把握好“审势、谋势、夺势”三部曲
悦读·书香
社论
重要论述摘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要论述摘录
理论纵横
学习体会
学有所悟
专题 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亮点集萃
燕阁观察
清风时评
视点辑览
纪法讲堂 “实证”监察法
● 解读 ●
● 实务 ●
两个责任
卫士风采
一得之见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物见证
文史经纬
● 古语今悟 ●“人生之学”小议
● 说文解字 ●“士”:社会文化精英
● 读史偶得 ●把握好“审势、谋势、夺势”三部曲
悦读·书香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示有一份珍贵的讲话提纲手稿。因这份手稿所记录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故事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参观者驻足凝视。这就是由邓小平同志亲手拟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的提纲手稿。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充分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历史意义,首先就要掌握这次全会召开的独特历史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奋起。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在经过实践真理标准的讨论后,危害多年的极左思潮开始受到批判,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开始酝酿。
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本来是要讨论经济工作的。11月12日,在东北组分组讨论中,在党内仅保留中央委员职务的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指出:发展安定团结,是保证党的工作重点顺利转移的关键。怎样能实现安定团结,条件是要解决“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造成的一些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陈云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会议要求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呼声更为强烈。在与会者强烈要求下,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为“薄一波等61人叛徒集团”案等错案平反的决定,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提出,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他强调:“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讲话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示范力量,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这篇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纲是由邓小平同志亲手拟定的,这份珍贵的提纲手稿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提纲写在十六开的白纸上,一共三页,近五百字,字是用铅笔写的,由于年深日久,纸面已微微泛黄,共列出了七个方面的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先好起来;六、加强责任制,搞几定;七、新的问题。在最前边,还加了“对会议评价”一句。手稿上有删改和增加的字迹,体现出邓小平同志在拟定大纲时思考的过程。
按照以往的习惯,起草一篇讲话稿,邓小平同志一般是先约谈起草人,中间多次反复修改,直到最后满意了,在快要定稿的清样上,稍作改动即可。而这份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的讲话稿,从1978年10月起,邓小平同志便开始准备起草了。初稿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当前实际论述重点转移的战略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会议形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家对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意见比较一致,天安门事件已经得到平反,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得以解决,原来准备的讲话稿中着重讲的重点转移问题不需要特别加以强调了,解放思想等问题原来的讲法显得不够,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讲得更加深透。同时,在历史转折关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凸显出来,需要党的领导人抓住机遇,及时提出,作出回答,指明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决定重新起草讲话稿,并亲自拟定讲话提纲,于是便有了这份珍贵的讲话提纲手稿的诞生。
以这份手稿为基础,经过反复多次修改,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对照这份手稿和讲话原文,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提纲的第一点是“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际上就是讲话稿第一部分“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的中心思想,提纲的第二点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这实际上是讲话稿第二部分“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的中心思想,提纲的第三点“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实际上在讲话的第三部分“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中做了具体的阐述。提纲的后四个问题,在讲话稿中被综合为第四部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手稿中,邓小平同志提纲挈领地写了“学会管理,选用人才,简化手续,改革制度(规章)”几点。明确提出在经济管理方法上,要“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学会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提出要“以一批企业做出示范”搞试点;同时“党委要善于领导”,但“机构要很小”,不能臃肿。在经营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例如“从引进项目开始”来“搞几定”,同时采取“扩大管理人员的权力”、选用人才、“请点专家”,严格“人员考核的标准”等措施来发挥责任制的真正作用。在经济政策上,他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先好起来”的主张,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对“干得好的要有物质鼓励”,同时他还敏锐地觉察到了“国内市场的重要”。对于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多了人怎么办”这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则提出对“多出人员的安置”可以通过“开辟新的行业”等办法来找出路。
这份手稿的发现,为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思想,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这份珍贵的手稿一直留在讲话起草人之一于光远手中,于光远夫妇于1997年2月将其找出,并在《百年潮》1997年第4期上首次披露。2014年1月,于光远的家属将这份手稿捐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