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本期邀请三位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论述摘编谈学习体会。
【如何准确把握全书的脉络结构?】
九专题系统阐述作风建设宗旨要义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序言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分9个专题,共计299段论述。全书系统性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宗旨要义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全面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权威读本,也为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
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等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明了作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让全党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总书记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准确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在《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自上而下推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深刻论述了党中央对提出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认识和判断,并对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掷地有声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全面理解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要求。在《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4个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为纠治“四风”提供了行动指引。总书记认为必须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
透彻领会党的作风建设的推进方向。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从长期战略角度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总体部署,鲜明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宋伟)
【哪些内容必须“划重点”首先学习?】
原创性理念为新时代作风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经验,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创造性提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三严三实”,纠治“四风”,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抓好“关键少数”,坚持严的基调等一系列原创性理念。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建构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抓党的作风建设从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这个小切口开局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从哪儿抓起、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总书记强调,“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总书记以上率下,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最终,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创造性提出纠治“四风”。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问题导向出发,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并详尽描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实质和危害。对于纠治“四风”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书记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同时,加强作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私、得失、义利、是非、亲清等关系。
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发挥示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作风建设必须以上率下,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总书记在推进作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党中央、高级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他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明确表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总书记还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他多次嘱咐领导干部“要操这点心,家里那点事有时不经意可能就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刘曙辉)
【如何读懂悟透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以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拥护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专门设置了《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专题,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5年1月期间33段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以真感情贴近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带着感情去做事,群众感受就不一样”“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特别是长期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以实举措服务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人民权益得到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作风建设始终坚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开,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诚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实现好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