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点基于村属、年度等字段信息,建立数理统计监督模型,精准锁定疑点问题……”近日,牡丹江市纪委监委举办业务研讨沙龙,几名业务骨干对如何精准建立涉财政补贴资金监督模型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心得体会。牡丹江市纪委监委以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契机,借力信息技术,构建“数据资源整合、精准模型搭建、快速对比筛查、及时核查处置、助力整改治理”的监督工作机制,靶向发力惩治“蝇贪蚁腐”。
建库织网,立体摸排。摸清数据底数、整合数据资源是大数据监督的基础,牡丹江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统筹汇集涉及农业农村、民政、卫健等部门66类549万余条民生资金类基础数据信息。通过梳理研判职能部门业务逻辑和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数据特征,发现潜在问题、分析历史趋势、比对横向差异,着力让大数据“发声”。监督推动下,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汇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综合产权交易等多类数据,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精准建模、起网捕鱼。在系统汇集数据基础上,牡丹江市纪委监委紧盯项目申报、审批程序、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搭建监督模型,有效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在开展惠农补贴领域虚报冒领问题专项监督时,市纪委监委围绕“钱从哪里来、发到哪里去、对象是谁、发了多少”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抓取并分析相关数据,工作人员快速锁定了“林口县柳树镇村民多报串报大豆种植面积、套取国家种植补贴”等异常信息。顺藤摸瓜进一步调查,发现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假借村民名义虚报大豆种植面积、冒领补贴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15万元。
跟案保障、乘胜追击。牡丹江市纪检监察机关还注重将大数据手段运用到案件查办中,着力让数据跑路、办案提速。东宁市纪委监委部署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筛查疑点信息并形成问题线索10件。鉴于案件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关系复杂,专案组运用数据平台的图谱分析功能,将工商登记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人员信息等“碎片化信息”系统整合,公职人员陈某以出资创办职业培训学校为“幌子”,通过冒名顶替进行培训等手段骗取套取补贴资金的违纪违法事实浮出水面。2024年以来,牡丹江市纪委监委共设计88个民生领域数据监督模型,发现疑似问题8419个,立案467件。(方德宝 冯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