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
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评论员文章称,讲话深刻阐释“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战略重点,深刻论述以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我们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提供了思想利器,指明了实践方向。
领导干部纯正家风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1月27日的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将家风融于作风,让好家庭与好作风相得益彰,领导干部责无旁贷。
反腐败是砥砺干部的“磨刀石”。
——反腐导致干部不作为,这种论调在一定范围颇有市场。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认为,反腐败从哪个角度都不构成不作为的“理由”,而是一块“磨刀石”,能把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砥砺出来。
丢掉了党魂和理念,就丢掉了核心竞争力。
——2016年1月16日,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中输掉“执政权”,香港媒体评论称,国民党败选与其自身有很大关系,党内明争暗斗,党员离心离德,全党一盘散沙,“变成没有勇气坚持正确道路的弱者”。
搬走思想上的“椅子”,才能获得群众信任。
——解放军报针对把职务当“交椅”的脱离群众现象撰文指出,一个人的地位和处境决定他的思想和态度。如果脑子里始终有把“椅子”,总想坐在上面,不去接地气,一定会与基层渐行渐远。
抽查核实让申报制度真正长出了“牙齿”。
——去年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查中,全国共有3900多人因不如实报告被取消提拔资格。人民日报评论称,报告个人事项,绝不是走过场,凡提必查,绝非说说而已,领导干部再想象征性地报告一点蒙混过关,可能会有极大的“风险成本”。
官员“绰号”中见民心。
——百姓给官员起的“绰号”是画像。强国网友周兴发说,民心是杆秤,给谁起、为何起、起什么,往往是一针见血,准确恰当,褒贬之中见爱憎!
按20%抽查让纪律从“纸面”落到“地面”。
——上海试点开展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以来,其具体规定可执行、可操作、可检查、可问责。人民日报评论称,上海的做法从制度上把从严管理领导干部、从严治家风、防止和杜绝“一家两制”、“官商一体”落到了实处。
践行“严实”,必须落细落小。
——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贯穿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媒体评论称,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不严不实往往不是一下子就造成的,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多积尺寸之功,坚持防微杜渐。
外资看空中国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乱阵脚。
——最近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上高调发声,宣布做空亚洲货币,引来舆论哗然。凤凰网评论称,索罗斯们唱空中国,高调“为自己代言”,国人要理性看待,即便我们的经济增速不如以前,但从横向对比看,还是几乎比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都好。
中国的反腐行动对俄罗斯有重要借鉴意义。
——俄罗斯塔斯社驻华首席记者安德烈·基里洛夫日前表示,中国深入、持续、高效的反腐败取得重大成效,俄罗斯越来越看重中国经验。舆论显示,国际社会盛赞三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治党,铁腕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