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纪委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组长全部到位;湖北省纪委第二批31个派驻纪检组组建完成并即将进驻,基本实现全覆盖;山西省纪委对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进行培训,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80%以上任务……
新年伊始,省一级派驻纪检机构改革就紧锣密鼓进行。这项工作,是今年省区市纪委的一项硬任务——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省区市纪委要落实中央要求,跟上中央纪委步伐,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派驻全覆盖。”
看似一句话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还需下功夫。吃透中央精神、贯彻全会要求,省区市纪委应如何因地制宜,逐步实现派驻全覆盖的目标?
跟上中央纪委步伐,让派驻全覆盖落地生根
推进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管党治党建设党的必然之举。
“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化党内监督作出深刻论述和重要部署。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是确保党内监督没有死角、不留空白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向中央看齐,必然要求派驻纪检机构改革向省区市延伸。
以部分省为例,十八大前,湖南省一级党和政府机关有106家,省纪委只派驻了41家;湖北省纪委派驻机构覆盖面仅约60%。面对有的省直部门干部一个接一个出问题,而派驻纪检组却不敢抓不敢管的情况,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驻在部门政治生态恶化,既害了干部,又贻误事业。”
其他省区市的情形也大同小异。山西省委认为,加强省纪委派驻机构建设、实现省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对于解决省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间波澜不惊”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形势决定任务。跟上中央纪委步伐,推进派驻全覆盖,成为各省区市纪委必须加快节奏、抓紧实施的重要工作。
怎么办?前边有车,后边有辙。两年来中央纪委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立行立改,为实现派驻全覆盖创新了方法、探索了路径:整合资源、内部挖潜、盘活存量、调整结构。这一思路和方法,省区市必须看齐、跟上。
“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地方应该一体贯之,一脉相承,把有效的机制做法、成功的经验复制、扩展开来。”一位党建专家表示,“各省区市要做的,就是‘照方抓药’,结合实际,坚持内涵式发展,采取综合派驻和单独派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派驻全覆盖。”
把握派驻监督本质,厘清派驻机构职能定位
“过去派驻机构既干‘主业’又忙‘副业’,力没少出,活没少干,到头来往往是方方面面都不满意。”甘肃省纪委驻省商务厅纪检组组长丁红星感慨道。
他谈到的难题和困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原因,就是派驻机构定位不明、职责不清。
推进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调整、新设机构只是表面,关键是进一步厘清了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2016年初印发的《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明确,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由中央纪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与被派驻的单位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首要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
派驻监督的本质,是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识,六次全会报告指出,派驻机构“对重大问题该发现没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就是渎职,都要追究责任”,“纪检组组长要聚精会神干纪检,经常与被监督单位党组(党委)书记交换意见、通报问题”。
各省区市推进派驻全覆盖,要牢牢把握派驻监督的本质,进一步明确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像全会报告所要求的,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专司监督执纪问责,盯紧重点监督对象,不再承担驻在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日常工作,更不能参与业务工作。
“忘记自己是上级纪委派出的,拿着纪委的工作证,却不干纪委的活。搞纪检的却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以后,这种现象必须彻底改变。”湖南省纪委副书记李政科说。
把纪律挺在前面,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加强纪委派驻机构建设,不但要实现机构全覆盖,更要将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攥成拳头,确保全面覆盖的组织制度创新成果扎实转化为全面监督的实效。”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表示。
六次全会报告明确要求:“总结推广去年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的工作经验,真正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央纪委2015年新设的7家派驻机构,组建将近1年;有的省区市纪委新设的纪检组,运行也有半年左右。省区市推进派驻全覆盖,既要学习借鉴中央和其他地区新设派驻机构的新鲜经验,也要及时总结本地区新设纪检组的探索实践。
把“派”的权威彰显出来,就是要将派出纪委与派驻机构之间的“紧密型领导关系”落到实处。
“你们的事什么时候来,我们就什么时候办。”中央纪委干部的这样一句话,让一位派驻纪检组领导印象深刻。他认为,中央纪委对派驻机构的领导、管理,给省区市纪委作出了榜样;中央纪委有关部门的服务和保障非常到位,让派驻干部腰板硬了起来。
把“驻”的优势发挥出来,就是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派驻机构在驻在部门或综合监督单位,容易听到“张家长、李家短”,便于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前端。这是派驻机构的优势所在。
就如何发挥“驻”的优势,全会报告也有明确论述,“要从问题线索抓起,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前端,伸长耳朵、瞪大眼睛,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有了问题就谈话诫勉,严重违纪就要立案查处”,“要掌握被监督单位的历史和特点,分析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能力”。
对于省区市纪委派驻纪检组来说,做好监督工作,无论是起底问题线索、早报告早处置,还是开展执纪审查、用好问责的“撒手锏”,核心就是落实中央要求,强化派驻意识,敢字当头,挺纪在前,积极践行“四种形态”,夯实管党治党责任。
只有这样,派驻机构才能真正成为“常驻不走的巡视组”。